手机版
1 1 1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 用人不疑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国古代很早就提出了选才用人的管理思想,认识到“知人善任,礼贤下士”的重要性。古人治国用人的聪明智慧,足以让后人从中受到“知兴替”的有益启发。共产党员网制作“中国古代用人思想”系列文章,从历史中选取若干典型故事,从用人的重要性、用人标准、用人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古代用人思想、经验、观点和做法。

  知贤而不用,等于不知贤;用贤而不信任,等于不用贤。所以,古语常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谓“用人不疑”,就是既然知道了某人是贤才,就要大胆使用,充分信任,而不能无端怀疑人才。

  唐贞观十年(636年),魏征在给唐太宗的上书中,讲了国君与臣下要“上下相信”的道理,指出了对贤才“任而不能信”的危害,其中说:“国君如不信任臣下,就无法使用臣下;臣下如不信任国君,就不能为国君效力。信任作为一条原则,真是太重要了!”

  对用人不疑这条原则的重要性,北宋的欧阳修讲得更是言简意赅,原话是这么说的:“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南宋的大臣陈亮也讲过与欧阳修类似的话,他曾对宋高宗说:“臣子我衷心希望陛下虚怀若谷,消除疑虑,开诚布公,对人疑则勿用,用则勿疑。给人职位后,就不要轻易再夺去他的职务;赋予他一定职责后,就不要随意听信离间之言。”

  用人不疑的意思,并不是说可以随便用人,并且用了就不能怀疑,而是说,用人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如果还没考虑清楚,还有怀疑,那就先不要任用,特别是一些重要岗位,不能“带病上岗”。但一经任用,就要放手使用,使其有职有权有责,而不要无端怀疑,听信谗言,将其随意调职、降职、免职,或者虽未去职,却多方掣肘,让他干不成事。当然,若在使用中发现被任用者确实有问题,有证据证明当初任用不当,或者被任用之后产生了新问题,那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这与用人不疑是两码事。

  那么,为什么要用人不疑呢?

  从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的角度看,用人不疑,才能使人才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担心将来功成名就后会给自己带来祸患,从而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苏东坡是这样说的:“得到了贤才而不用,同虽然用了又不采纳其主张,或者虽然采纳了其主张但又不让他尽心尽力地干成,其失误是一样的。古代真正有作为的君主只有两个:一个是商汤王对伊尹,一个是周武王对姜太公,都是放手把整个天下交给他们去治理。而后伊尹、吕尚才贡献出他们的全部身心来治理天下。君主只有信任而不怀疑他的臣子,保证他们功成名就而不会由此带来后患,他们才能做到知无不言、说到做到。”总之,“让臣子们心里没有什么顾虑和忌讳,才能使他们人尽其才,并以高度的责任心保障事业的成功”。

  从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角度看,如果对优秀人才用而不信,不放手使用,甚至处处掣肘,优秀人才就会感到怀才不遇,心怀苟且,不愿尽力,也不敢尽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作用得不到发挥。唐贞观十四年(640年),魏征在给唐太宗的一道奏章里说:在朝的群臣,很多都是一时选拔出来的贤能之士,他们担负的任务很重,“委任给他们的职责虽然重,对他们的信任却不深;信任不深,就会使人有时候产生疑虑;人有了疑虑,就会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宋仁宗时,罢免了夏竦的枢密使职务,由韩琦、范仲淹执政。蔡襄对宋仁宗说:“陛下罢免夏竦而用韩琦和范仲淹,官员们在朝中都互相庆贺,老百姓在路上边走边歌,有的甚至高兴得饮酒狂欢。”报告了群众反应和大好形势之后,蔡襄把话题一转,继续说道:“虽然如此,我还是深切感到忧虑。当今形势,就如同一个病人,陛下已经得到良医了,如果对良医信任不疑,那么良医不仅能治好病,而且还能使人健康长寿。如果医生虽有精明的医术,可是因为得不到信任而不能充分发挥,那么病还会一天比一天加重,即使有扁鹊那样的医术,也难以实现所要求的效果了。”

  从吸引和集聚人才的角度看,优秀人才最重视的是自己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如果得不到信任,“英雄无用武之地”,便会产生“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心思,用人者最终留不住人才。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十二月的一天,朱元璋亲自到奉天门对左都督丁玉教导了一番,他说:“你最近征战威、茂等州,已经幸运地获得了成功。但是我听说你军中的谋士很少,偶尔有了,你对待人家的态度又不能令人满意,难以换取人家对你的真心拥护。作为一个合格的将领,首要的不是看他的勇力,而是看他有没有智谋,而有没有智谋的关键在于会不会使用优秀人才。所以,推心置腹地以诚待人,人才就会为我所用;若对人不信任、不诚恳,那么谁愿意尽心为我们效力呢?”朱元璋讲得很深刻:一个不懂得吸引和使用人才的领导者,即使取得某些成功也不值得表扬,因为他的成功是侥幸的。只有懂得吸引和使用人才的领导者,才是合格的领导者,而吸引和合理使用人才的关键,就是要做到信任和待之以诚。

  在实践中能不能做到用人不疑,反映了领导者的识人和用人水平,同时也必然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其中既包含着成功的经验,也包含着惨痛的教训。

  汉代刘向讲过宋殇公、鲁庄公两人能够识别贤人却不能大胆信任并及时重用贤人的悲剧。他说:“如果是国君的智慧不足以识别发现贤人,那当然就无可奈何了。但是,如果国君的智慧能够发现贤人,却就是犹豫不决,疑虑重重,不能任用,其结果是严重的造成自己的死亡,轻的造成国家混乱衰败,这真是太可悲了!宋殇公难道不知道孔父的贤能吗?如果不知道,那他怎么知道孔父一死自己也必定会死,而赶去救他呢?赶去救孔父,这说明他知道孔父是贤人。鲁庄公难道不知道季友的贤能吗?如果不知道,那他为什么在病重将死时召见季友并授给他国政呢?授给国政,就说明他知道季友的贤能。这两个国君的智慧能够发现贤人,但都不能及时地重用贤人,所以结果宋殇公被臣下杀死,鲁庄公让贼子当了继承人。假使宋殇公早就任用孔父,鲁庄公平时就重用季友,别说保全自己不成问题,就连邻国的安定都会得到保障的。”刘向讲的道理是很深刻的,那就是:发现了贤才,就要大胆地及时地加以重用;“犹豫不用”,贻害无穷。

  历史上另有一类胸怀宽广、善辨是非的明智之君,见到贤才,如获至宝,放手使用,充分信任。他们对贤才可以做到:有前嫌者不计,有过节者释然,曾为敌者看现在,曾有过者重今后。

  刘邦重用韩信和陈平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韩信和陈平原来都是项羽的人,他们背叛项羽的原因,只是项羽对他们不信任、不重用。他们跑到刘邦那里,也只是对自己为什么背叛项羽、为什么投奔刘邦稍作解释,就顺利过关了,而且很快就被重用。可以说,如果不是收留并重用韩信和陈平这两个来自敌对阵营的优秀人才,刘邦能不能战胜项羽而一统天下还很难说。项羽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作为一个领导者,既缺乏识才的眼光,又没有用人不疑的魄力,“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败是必然的。刘邦当初的军事实力,以及他个人的军事指挥才能都远不如项羽,但他的明显优势在于善于用人,他收拢了一批优秀人才,并能做到用人不疑,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所以他取得了最后胜利。(摘编自《中国古代用人思想》 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侯建良 刘玉华/著)

  延伸阅读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6日 00:5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