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河北衡水枣强县党员林秀贞:“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该做的”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图为林秀贞在给孩子们讲故事。记者 史自强 摄

图为林秀贞在给孩子们讲故事。记者 史自强 摄

  已经70岁的林秀贞,仍然不停地做好事。“她就像一根拉紧了弓的箭一样,随时准备冲出去帮助别人。”一位村民说。

  40年来,林秀贞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资助了20多名贫困生上学,在自家的工厂安排了14名残疾人就业。“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一名让人敬佩的共产党员。”河北衡水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支部书记吴彦桥说。

  不能看着老人的生活没人管

  乡间有句俗话,有往家捡钱的,没往家捡爹的。可林秀贞偏偏选择了后者。

  40年前,当时南臣赞村闹干旱,家家户户都要早起去井边排队打水,去晚了只能淘点泥汤子。住在离林秀贞家不到20米的,是朱书贵和刘秀焕老两口,一个78岁,一个76岁,两人体弱多病,生活困难。

  看着老两口一人提个三眼瓦罐,好不容易淘了点泥汤水,叮叮咣咣提到家只剩下了半罐,林秀贞心里十分难过。此后,她每天五更便起,先给老人挑满缸,再给自家淘泥汤。做了好吃的,也先给老两口送去。那年冬天,林秀贞想给老人端点饺子,刚进门,发现老两口正在喝早上剩的凉粥,锅边上还结着冰碴子,林秀贞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

  回到家,林秀贞就和丈夫商量:朱书贵是抗战时期的老党员,新中国成立后又在村里组织大生产,给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咱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没人管啊!

  第二天,她找到生产队长刘丙岩。刘丙岩一听就愣了:“你才刚结婚,照顾老人可不是一天两天,事稠着呢,你可别头脑发热啊!”

  “开弓没有回头箭,您就放心吧。”林秀贞说。

  接过老人后,林秀贞第一件事就是借钱买了600斤煤,给老人屋里生上了个煤火炉,不让老人再吃凉饭、睡冷屋。那一年,两位老人度过了第一个有火炉的冬天。

  林秀贞的爱心没有止步。5年后的1981年,村里实行大包干,看到疯傻老人朱书常和五保老人朱金林没了依靠,林秀贞又有了新想法。

  当时她的两个孩子都还小,还得照顾朱书贵两口子。于是有人好心地提醒她:“朱书贵夫妇还算正常人,那朱书常可是个傻子啊,你看他那个样儿,风一吹就倒,怕是活不了两三年。朱金林也是疾病缠身,接过来还不麻烦死你?”

  “我不怕。真要有那一天,就让我给他们养老送终吧。”林秀贞说。

  为了照顾几位卧床老人,74天内她瘦了十几斤

  照顾老人确实不是件容易事。

  朱书贵老两口的三间土坯房破得够呛。为了让老人住得舒服安稳,林秀贞就开始张罗为老人修房子。当时,手头已经没钱的林秀贞和丈夫一起,推着车子到处捡砖头,堆土和泥。林秀贞在下边递砖泥,丈夫在上面垒土墙。等房子修好了,林秀贞也累倒了。

  朱书贵老两口有胃寒的毛病,三天两头胃疼。林秀贞就想尽办法托人为老人买来红糖,给老人冲热红糖水喝。冬天天冷,林秀贞就攒钱,有时天没亮就赶到集市给老人买羊肉补身子。逢年过节,她和丈夫就掂着猪肉、面粉到老两口家一起包饺子。街坊邻居看了都感叹说:“即便是亲闺女,也不一定能想得这么周到啊!”

  1983年,86岁的朱书贵卧床不起。84岁的刘秀焕见老伴病倒心里着急,没几天也跟着倒下了。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里,一横一竖躺着两个病人,这个要解手,那个要喝水,这个要吃药,那个要擦洗,日夜离不开人照顾,林秀贞忙得来回转悠。

  为了把老人伺候好,林秀贞就和丈夫抱着铺盖搬到这里,沿着炕边搭上木板,丈夫和朱书贵一块睡,林秀贞和刘秀焕一块睡。两个老人大小便失禁,夫妇俩端屎端尿,尽心照顾。林秀贞还准备了四五十个又大又厚的褥子,不论尿湿多少次,总有干褥子撤换。那时没有自来水,井水也很缺,而洗褥子特别费水,林秀贞和丈夫就每天到村外,凿开坑塘的冰取水用。阴天拆洗的褥子晒不干,他们就到地里挖来沙土,炒热后把褥子焐干。

  朱书贵和刘秀焕两位老人总共在炕上躺了74天。这年冬天,为照顾老人,林秀贞瘦了10多斤。

  那段时间,林秀贞最多的时候要同时照顾4位老人,但她毫无怨言,“既然这事儿我管了,就一定要管好。”

  不仅自己做好事,她还带领其他党员扶危济困

  40年来,林秀贞先后照顾朱书贵、刘秀焕8年,照顾朱金林14年,照顾朱淑芬5年,照顾张振起7年,照顾朱书常31年。

  在照顾老人的同时,林秀贞还把爱心投向了其他困难群众和村里的公益事业。

  河北枣强县是全国玻璃钢生产基地,林秀贞夫妇都曾是社办企业的职工。1987年,林秀贞为了可以有收入以便照顾好老人,夫妇俩曾筹钱办起了一家玻璃钢企业。

  2003年,林秀贞遇见了下肢残疾的仉长胜。知道他父母双亡、自己独身后,她让他到自己的企业上班,这是她收留的第一个残疾人。如今她厂里有14名残疾人。林秀贞给他们的宿舍装空调,雨天接送他们上下班。

  林秀贞做的还不止这些。村头的排水沟坏了,她拿出3000元修好;村里街道不平,她拿出1.5万元修成了水泥路,还安上了路灯;村小学校舍漏雨,她马上送去2000元,看到教室桌子破旧,又拿出3000元换了新课桌。

  这些年,林秀贞前后捐资4万元资助村中的公益事业,资助本村和邻村的20多名贫困孩子上了大学。

  而林秀贞家,依然是土墙包砖的小矮房,家具破旧,出出进进经常不用关门。她身上的衣着也和一般农村老太太无二。

  林秀贞不仅自己做好事,她还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扶危济困。这些年,林秀贞趁着自己身体还算硬朗,在县里的先进模范事迹馆义务给孩子们讲解特殊时期优秀党员的故事。

  如今虽已迈入古稀之年,林秀贞仍没有停下脚步。“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党员该做的。”林秀贞说。

  延伸阅读

  林秀贞:党员就要为百姓服务

  【话题】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1日 06:46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