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光辉历程】勇立潮头——记我国改革开放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今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前海管理局、招商局集团组建合资公司,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自贸区管理运营新模式基本定型,并率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发建设若干自贸园区,系统复制深圳改革开放和自贸区发展经验。

  前海,这个“特区中的特区”在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粤港澳合作、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和平台作用日益凸显,围绕国际经贸规则、金融、法治、人才、深港合作、体制机制等关键领域探路、破冰,领先全国的改革创新成果不断出炉。

  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说:“我们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努力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前海国家战略平台的重要作用,将其打造成为新一轮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高地。”

  30多年前,在党的领导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建立。

  深圳1980年获批建立经济特区,由此拉开了特区改革开放的大幕。

  1981年,深圳蛇口工业区门口矗立起一块醒目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震撼着世人。

  ——第一个进行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个实行工程招标,创造一天盖三层楼的奇迹;

  ——第一个改革人事制度,冻结原有级别、工资等级,实行聘用制;

  ——创办第一家企业自办的股份制银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第一家股份制中外合资企业……

  无数“第一个”从特区涌出,像春雷一样惊动神州大地,带动神州大地。深圳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杀出一条血路”,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身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深圳渔民村堪称特区的缩影。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渔民村,是20世纪80年代国内最早的“万元户村”,如今这个早已富裕起来的现代化社区,正在探索基层治理改革的道路上疾进。

  近两年来,这个村所在南湖街道制定基层党建质量认证体系,开展党员“亮身份”和“听民声、表民诉、解民困”等活动,在从严治党、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社会问题逐渐增多,需要我们解答。”南湖街道党工委书记梁锐说。

  30多年来,深圳从一个人口只有3万人的边陲小镇发展到人口过千万的现代大都市,深圳地区生产总值(GDP)也从1979年的不到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75万亿元,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深圳道路就是中国道路的缩影,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深圳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说。

  “对于深圳来说,过去靠改革,当前、未来的发展也唯有靠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先从最核心、最要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改起,先把这些问题突破了,深圳就会加速。”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说。(彭勇)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6日 06:1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