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提出中国方案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是什么,提出中国方案有何理论和实践依据,中国方案有哪些特色和优势,如何构建话语体系以增强中国方案的传播效果?围绕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部分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进行了专访。

  提出中国方案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刘海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这就是提出中国方案的时代背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历史上现代化道路曾有资本主义和“苏联模式”之分。但后来“苏联模式”僵化了,最终演变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旧体制障碍。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但也曾受过“苏联模式”弊端的困扰,但是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实现了模式的转换,为社会主义赋予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个事实说明,现代化并非资本主义一条道路,社会主义并非一套“苏联模式”,还有更加宽广的道路等待和需要共产党人去探索开拓。提出中国方案,意义在于坚定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道路的选择,坚定走自己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艾四林:中国方案的提出是中国对世界现代制度文明新贡献的宣示。中国方案实质上是一种现代政治文明方案,也可以说是一种现代化方案。如何实现现代化?现成的模式就是西方经验和方案。应该讲,西方发达国家作为世界上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一些追求现代化的国家因此视西方方案为目标,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也习惯了站在现代制度文明的制高点上,充当起祖师爷。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充分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现代化。中国方案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化方案、新的现代文明形态,打破了西方对现代化的话语垄断,破灭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神话,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中国方案无疑为走向现代化而又陷入西方现代化迷思的国家,提供了可选择的方案。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韩喜平:提出中国方案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一是对“华盛顿共识”的普遍质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远不及预期,恐怖主义、社会分化等问题严重。整个世界对古典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以及在此影响下的“华盛顿共识”产生普遍质疑,更没有认同“历史的终结”。二是中国制度优势不断呈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没有出现福山所说的“社会主义制度实验的失败”,而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长期向好的良好基础、基本特征和主要趋势,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强烈制度自信的内生背景。三是整个世界对新的制度方案的期待。进入新世纪,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要求又在不断提高,人类迫切需要一种先进制度体系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世界人民希望“中国能够继续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纪亚光:中国方案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非凡成就,针对当今世界发展困境,为构建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提出来的。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95年艰苦奋斗,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这一历史性成就,为中国方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以西方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遇到多重困境,从南美到非洲、中东,众多发展中国家因复制西方模式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些国家和地区冲突战争此起彼伏,千千万万民众在战火中痛苦求生;即便西方发达国家自身,也因其制度模式的内在缺陷而深陷金融危机之中难以自拔。显然,“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终结”。中国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出了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成功之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地走向繁荣富强树立了榜样;中国快速发展的具体举措与方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中国和平崛起的方式,也为人类社会在互利共赢中走向未来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提出中国方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韩喜平:我认为,中国自信首先来源于近代以来中国摆脱殖民、争取独立、奋发图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特别是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的积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了伟大实践成就,世界公认“中国在消除贫困、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为世界做出榜样”。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方案提出的最基本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建立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特别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全球化不断加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唤越来越强烈。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格局的跌宕变革,使得全球再一次把寻求发展出路的目光聚焦到马克思的理论上。再次,中国方案的提出具有可靠的实践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时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中国崛起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以自力更生、合作共赢为理念,没有输出贫穷、革命与霸权,很好地诠释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对于世界的独特贡献。

  刘海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根源存在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进程中,存在于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社会主义虽然被冠以“中国特色”,但是它并没有游离于人类文明大道之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道路,也和俄国十月革命所走过的道路一样,“当然符合世界发展的总的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长足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攀升,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这一切,都初步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说明,作为一种生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适应中国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适应”就是自信的来源,坚持的依据。

  艾四林:我们的自信是对自身历史的高度自觉和充分认可。中国为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取得巨大的成就、创造举世罕见的发展奇迹?中国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既没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没有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走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对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没有这样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有坚定的自信。当然,我们的自信也是在比较中确立的。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攀上一个个大台阶,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无疑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而一些国家盲目地照搬照抄西方经验和政治制度,不但没有带来所希望的繁荣发展,反而造成国内动荡,社会陷入冲突和内乱,民众饱受贫困、战乱和饥荒之苦。事实说明,“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

  纪亚光:“四个自信”来自于中华民族面向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底蕴,来自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科学方法,来自于面向世界贡献中国价值的内在诉求,从历史与未来、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三个维度为中国方案提供了坚实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进程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中国崇尚和平、尊重文明差异的价值观,强调各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种和平、合作的发展模式,既改写了战争是大国崛起的必要条件这一历史宿命,也改写了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成功超越,为其他国家探索和坚持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体现着面向世界贡献中国价值的内在诉求。

  深刻认识中国方案的鲜明特色和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艾四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有效性。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明显优越性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实现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二是人民性。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三是公正性。公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如果失去了公正,就失去了社会主义性质。在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保障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刘海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有诸多特征,但最根本的是人民当家作主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论在根本政治制度还是在基本经济制度上,都鲜明地体现出这两条基本原则。二是兼顾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程度。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多层次,发展很不平衡,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也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和其他方面的具体制度。三是继承了近代以来中国革命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自己独立的起源,不仅不同于西方议会制度和政党制度,也不同于过去苏联的苏维埃制度和政党制度,而是带有浓郁的革命传统。四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判断一种制度的好坏优劣,最根本的标准是看人民群众是否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能在中国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就是因为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韩喜平:中国方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全面成熟定型的历史标志,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大地上形成的,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内涵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把创新力量贯穿于国家治理的各领域、各层面,不断推进治理现代化,进一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中国制度具有强大自我完善的能力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强大的自我革新能力。从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警醒自己、完善自己、壮大自己,从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任务出发,不断探索,寻找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道路;新时期,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中国共产党依然敢于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坚决惩治腐败,严明政治纪律,严肃政治生活,以全面从严治党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持中国制度的特色、优势和力量。

  纪亚光:人民本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体现着鲜明的中国特色。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经过实践检验抛弃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各种社会思潮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建立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归宿,有着明显的制度优势。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源自于马克思主义将人民作为历史创造者、社会变革推动者的根本立场,植根于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宗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源头有效保证了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再次,人民主体地位的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完善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既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又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强的自我变革和完善能力。

  切实强化中国方案的理论建构和传播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纪亚光:中国方案具有宽阔的世界视野,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己任,主张通过文明对话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努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众所周知,对话是人类思想形成的基石,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摇篮。历史地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在实际上促进了制度的改善与文明的进步。在“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的当今世界,中国将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一环,高度重视文明对话对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价值,明确指出各文明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强调通过对话找到各方关切的最大公约数,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生,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中国方案以文明对话开启新型国际关系的系统思考,是对中外优秀思想文化和智慧的融会贯通,对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国家处理相互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又蕴含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刘海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学说,因此,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要从当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提炼概括。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主体。1956年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已经消除了社会上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划分,消除了这种划分的经济前提,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围绕人民主体展开和构建。第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当代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仍然存在着社会差别以及物质利益方面的矛盾,仍然具有斗争冲突属性。因此必须通过规范竞争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引导社会关系从冲突、斗争向合作、互助、团结、友爱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加剧、国家利益凸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首先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根据本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通过扩大执政基础不断巩固执政地位,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艾四林:从总体上看,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相对于我国的政治实践明显滞后,这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成功的中国政治实践却没有改变国际上常挨骂的被动局面。构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迫在眉睫。怎样构建呢?一是要体现中国立场。西方现代政治话语中的自由、平等、民主等理念,是一个基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的独特的思想体系,是不可能复制的。秉持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用西方政治话语体系阐释中国丰富独特的政治实践,在理论上和实践都是站不住脚的。二是要体现中国实践。离开实践的话语,是空洞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发展奇迹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理当要立足并反映这一伟大政治实践。三是要体现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其实质就是现代政治文明方案。它是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和生动表述。共赢共享无疑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在构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时,还要摒弃对立思维。构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不是要构建与西方政治话语体系完全对立的话语体系,而是对西方政治话语体系的超越。

  韩喜平:中国方案形成于中国实践中,吸收借鉴了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同时具有深刻的世界意义。首先,中国方案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中华文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既崇尚和为贵,又主张和而不同,中国制度生根于中国大地,同时是一种开放包容的制度。中国制度的这一特性可以为解决国际争端、地区冲突、种族歧视等问题提供文化和理论借鉴。其次,中国方案启示世界: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本国自身努力,各国要根据自身地域、历史和现状,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探索能有效解决问题的道路和制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利用“一带一路”等政策,利用媒体平台等方式,利用国际组织等平台,利用参与国际事务等契机,充满自信地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好中国话语、宣传好中国方案,让世界更多的人理解和认同中国方案。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30日 06:05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