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扶贫】当东进的深圳遇到西融的汕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创新驱动发展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中最核心的理念,我们正努力摸索深圳东进和汕尾西融协调发展的创新路径。”汕尾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总指挥、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主任何学文对记者说。

  一个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特区深圳,一个是广东长期经济欠发达的粤东沿海城市汕尾,两市在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加快振兴发展中擦出了哪些“创新火花”?记者近日走访了广东汕尾市。

  创新驱动 深汕特别合作区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汕尾经济总量小、基础差、底子薄。对汕尾而言,如果只是走珠三角发达地区走过的‘老路子’,就永远不可能赶上,只有坚持不懈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西进融珠战略中发挥人才创新作用,才能实现跨越发展。”汕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奇珠18日对新华网记者说。通过深化深汕合作,从深圳引进拥有开放创新理念的人才,正是汕尾当前发展战略所需。

  深汕特别合作区,包含汕尾市海丰县西部鲘门、小漠、鹅埠、赤石四镇,面积468平方公里。此地深汕和潮惠高速、厦深和广汕高铁贯通交汇,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曾提出要在这里建设南方大港和重要商埠。东进的深圳和西融的汕尾,正以此地为纽带进行区域融合创新碰撞试验。

  2014年4月23日,何学文受命兼任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主任。“这两年来,深汕特别合作区重点围绕6个方面推进创新发展,即规划和定位怎么做、体制机制怎么优化、引进什么项目、开发资金从哪来、土地从哪里来和人才从哪来。经过努力,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到了今年下半年,该合作区进入大建设、大开发的新阶段。”何学文说。深汕特别合作区现在有50多个工地在动工,到年底将有70到80个工地动工,它正成为广东省最火热、规模最大的工地之一。

  创新驱动下深汕特别合作区新兴产业和创新人才聚集效应不断凸显。10月9日,深汕特别合作区大数据产业园被纳入广东省首批大数据产业园、大数据创业创新孵化园名单。“人才和税收优惠政策,深圳有的,园区这里都有,作为华润集团唯一的数据中心,我们依托华润汕尾小漠镇已投产的远期规划容量为8×1000MW机组的火电厂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大数据产业园的政策优惠,降低用电和土地成本,更好地对接深圳总部。”华润新一代数据中心运维经理刘旭华说。

  “建立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推进区域合作发展的成功探索,实践证明,它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共建共享模式,创新发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体制优势。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在积极争取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何学文说。

  县区合作共建产业园筑巢引凤企业“找上门”

  深汕两市从区县级层面合作共建产业园,配套对标深圳的招商优惠政策,是深圳自2013年底对口帮扶汕尾以来的又一创新点。

  接受对口帮扶以前,汕尾没有一个正式的产业园区,如今,来自深圳的创新合作理念让汕尾新区、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建立了4个区县共建的省级产业园区,每个园区都有一两个龙头项目是深圳帮助引进落地:汕尾新区红草产业园区有国信通和比亚迪,海丰有创维和华耀城,陆河有比亚迪和伟泰建材,陆丰有海王集团等。深圳4个区作为结对帮扶方,给每个园区投入建设基础设施的资金累计均不少于2亿元,并在产业政策上给予了扶持政策。

  在陆河县新河工业园区内,深圳坪山新区和汕尾陆河县共建的产业帮扶项目——比亚迪一期项目(432亩)从签约到完成征地拆迁仅用1个月,从签约到投产不到6个月。目前该项目每天生产24辆电动大巴,预计年内可为陆河县带来税收1.5亿元。

  “2015年以前,来产业园区里的企业,主要还是我们请来的,2016年,70%以上是自己找上门的,但我们并非‘照单全收’,要拒绝污染性企业,在合作开发中保护好汕尾本地的环境。”何学文说。

  “造血式”扶贫精准切入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创新扶贫模式是深圳扶贫汕尾的一大重心。自2013年底对口帮扶汕尾以来,深圳派出的413名干部中驻村扶贫干部占大头(292名),他们进驻汕尾各个村中,与当地扶贫办一起开展“扶贫双到”和精准扶贫工作。据悉,在新一轮的精准扶贫中,深圳帮扶汕尾的贫困村已增加到109个。

  “陆丰是广东省定的12个扶贫任务较重的县(市)之一。286个行政村共有相对贫困户19195户73190人,‘走读式’的帮扶、‘给点钱就走’容易让村民产生‘等要靠’思想,这要不得。我们扶贫干部都要进村入户。”深圳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驻陆丰工作组组长李小军说。他认为,经过前期精准扶贫入户摸底后,当前该县在扶贫方面最重要的是做好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并结合当地优势资源禀赋,用产业精准切入,实现“造血”式扶贫。

  在汕尾海丰县附城镇新山村,从深圳龙岗区来帮扶新山村的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缪国文介绍,新山村全村586户有穷困户163户392人,该村最大的资源之一是3000亩肥沃的耕地,种的大多是亩产800斤的普通水稻。如今,他把将亩产1200斤-1300斤的“袁隆平新型抗倒伏杂交水稻”引进了新山村,鼓励当地村民试种增收。

  缪国文的致富思路得到了拥有10多年党龄的新山村村委副书记吕成继的赞同,吕成继从15亩农田中拿出了10亩地试种新型水稻,剩下5亩仍种亩产800斤的普通水稻。“汕尾多台风,但这个新型稻抗倒伏,增产稳定易推广。下个月20号这一造稻就收割了,到时让村民来对比,我相信这样他们就会放心跟着种。”吕成继说。

  创新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模式也在尝试。在海丰县,深圳对口帮扶该县的工作队整合25个贫困村帮扶资金建设了扶贫产业园,将租金平均分配给各村集体,每个村年收入预计增加5万元以上。“我们将联合当地扶贫办,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确保该县完成精准脱贫任务。”海丰县委常委、深圳龙岗对口帮扶海丰指挥部指挥长吕海茵说。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1日 15:11 来源:共产党员网微信、易信 编辑:王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