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致青春】退伍军人和他的生态羊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初冬的河北省隆化县特别美。满眼望去还都是斑斓秋色,碧蓝的天空飘着羊群般的云朵。这里曾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英勇献身的地方,隆化的年轻人大都是听着董存瑞的故事长大的,对英雄充满崇敬,英雄的精神潜移默化影响着隆化人。

  湾沟门乡位于隆化县西部山区,离县城160多里,全乡人口不到一万。这里山青水秀,如世外桃源般保留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天津市的重要饮用水源滦河就流经此地。这是一片安静的土地,但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属于当地的贫困乡镇。留守在村里的多是一些老弱村民,基本靠种植玉米作为主要收入,平日里,村民就到山上捡一些山杏、蘑菇等山货作为补给。

  今年34岁的退伍兵于艳明是土生土长的苇塘沟村人。17年前,17岁多一点的他兴冲冲地报名参军,来到了王牌部队——陆军第38军。谁知道新兵训练结束后,他被分去当饲养员。这与小于当初的豪情壮志相去甚远,年轻的他顿感失望,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然而慢慢地,他热爱上了这个行当,没有了当初对这份工作的懈怠与不满,反而在学习与工作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他这个“动物司令”一干就是三年。也许就是从那时起,于艳明与饲养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部队退役后,于艳明四处打工。在北京打工期间,小于收获了自己的爱情,结识了现在的妻子赵秀娟。小两口凭借自己的勤劳,慢慢在城里过上了稳定的生活。作为乡亲们眼里“混得不错”的北漂,当年的他们本可以在北京买一套房子安家置业,坐等升值,但是于艳明和妻子赵秀娟看到,老家的父老乡亲们还在过着极端困难的生活,留守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小两口商量,现在手里有点钱了,生活条件好了,要回去用自己在外面学到的本事,练就的闯劲儿,带动村民走上一条致富路,把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吸引回村,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有模有样。

  经过反复论证,小两口合计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回乡办一个养羊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说干就干,认准了的路就一头扎进去。他们跑遍了承德附近所有的养羊基地,认真学习别人的养殖经验,经过考察学习,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案形成了:土洋结合,利用当地丰富的玉米种植资源,养殖优质的澳洲白绵羊。在乡亲们的支持下,小于立即着手筹建羊群繁育基地。他们两口子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拿了出来,再从亲戚朋友、同学战友手中借来一点钱,共凑齐200多万元,租了地70亩,建起了当地第一个“机械化”的养殖场。

  在层层叠叠的绿色山峦下,一排排天蓝色屋顶的羊舍和湛蓝纯净的天空相映成趣,这里就是他们的生态羊场。目前,这样的羊舍已经建成了12座,现有羊数2000多只。见到有人进来,羊群“轰”地从羊舍后门跑到后面“放风”的院子里去了。在食槽里,记者看到都是一些扎碎的秸秆。据小于介绍,羊群吃的食物主要是以秸秆为主。他回收农户家的秸秆,加工成秸秆饲料,这样他可以消化掉周边几百户农户的秸秆,村民也就没必要再去焚烧。

  于艳明非常强调环保:“我们遵循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不能破坏环境。”春秋两季老乡们焚烧烧秸秆把天都熏得得灰蒙蒙的,加剧了空气雾霾污染的程度。“都知道有禁令,但是老乡们烧秸秆图省事儿,总想着谁会能查到呢。其实,天上有双‘眼睛’监测着火点呢,咋能躲得了。”小于通过上网查阅了解到,环保部有专门的环保卫星远程监控秸秆焚烧火点,他说:“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多累啊,秸秆本来就是喂羊的宝贝。”

  记者了解到,据11月7日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检测数据显示,2016年10月31日至11月6日期间,环境卫星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 756个,其中河北省17个火点,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个。有专家指出,积极转变农民惯性思维,将秸秆变废为宝是一条可行的思路。

  在羊舍,记者注意到于艳明自己动手设计打造的分层装置。羊排泄的粪便可以直接从羊舍的地板掉落到第二层的隔板上,一方面保证了羊舍上层地板的清洁和羊的健康,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利落地机械收集羊粪。这些羊粪被用作当地农作物的肥料。于艳明告诉记者:“羊粪直接用于种植玉米的肥料,玉米秸杆作为饲料提供羊群食用而不需焚烧,这样就形成了绿色的生态产业链,既解决了污染难题,又节省了成本。”

  小于算了一笔账:一头羊可以消耗一亩地的秸杆,一个中等规模的养殖场,就可以消化一个乡的秸杆,解决了农业、环保部门最头疼的焚烧秸杆的问题,还祖国以蓝天。羊粪再循环回地里种植,农民不用化肥,既保护了土地,又绿色了食品。自己再为村民们翻地种地、收割,又有效地避免了因青壮年外出打工而造成的土地抛荒问题,真可谓是“一举三得”。

  羊们有的躲在门口偷偷打量,有的眼睛直勾勾看着人,也有胆大的慢慢试探着进入羊舍,近距离观察来客,同时还不忘继续嚼着“美味”食料,旁边几只洁白的小羊羔“咩咩”地叫着蹒跚走路。为了照顾好这些小羊,工人们还专门准备了奶瓶奶嘴。待这些羊群陆陆续续回到羊舍,记者看清这些羊有的是花脸,有的是白脸,有的毛长,有的毛短。小于介绍说,他引进的这些羊群包括有澳洲白绵羊、杜波山羊、小尾寒羊等几大品种。平日里他就吃住在羊场,与羊为伴,悉心钻研养殖技术。就是在这里,他摸索出了一套澳州白绵羊良种快速选育、扩繁和饲养技术。

  在部队当饲养员的经历让于艳明深切感受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科学化对饲养产业的重要性。他所引进的澳州白绵羊,肉质好,饲草适应力强,患病少。这种羊以玉米秸秆作为主要饲草,混合豆粕等饲料,肉质细腻,鲜香,营养价值高,不逊于野外放养的优质肉羊。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这套循环生态养殖模式为困扰京津的秸秆焚烧问题找到一条新路。

  记者随后来到了小于两口子在羊场里的“家”。说是家,不如说是个可以睡觉的值班室。小小的屋子里摆一张床,一个写字桌、书架里摆着满满当当的书。可就是这样简陋狭小的空间里,他们的床头还是养着好几盆绿色的植物,有的正红红火火地开着花,显得生机勃勃。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从2014年他的生态农场创立以来,于艳明可没少吃苦头。创业之初,从租地到盖羊舍、买羊种,他劳累奔波,把家里的钱全投入到里面。头一次买羊种正赶上羊价最高的时候,等羊养了几个月成熟要卖出之时,却赶上了羊价最贱的时候,一出一进亏了不少钱。这期间,他的父亲去世了;小伙伴因为急用钱偷偷把羊卖了却没跟他打一声招呼,更没有分钱给他。各种压力下,小于突发胃出血住进了医院,一住就是半个月。那一年,才30刚出头的小于头发全变白了,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只羊。

  但任何困难也难不住这位当过兵的坝上汉子。最难的时候都挺过去了,如今,小于的创业热情非常高涨。为了推广先进的养羊技术,于艳明走村入户,深入农家,先后举办了16期培训班,培训农民300多人次,并将技术资料免费发给养羊户,提高他们的养羊水平。为了帮助乡亲们致富,小于把自己育好的羊羔免费分散给村民养殖,年底再统一收回来,付给村民们养殖的工钱或差价。他的行动给了乡亲们很大的力量。现在,尽管青壮年都外出了,但留守的老人们大多都在跟着小于养羊。

  于艳明告诉记者,现有这2000多只羊虽然数目和他初创业时相比,已经是“突飞猛进”了,但还是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羊舍的“入住率”还不到50%,这样造成羊舍和机械的闲置,也不能形成规模养殖。小于说,自己的目标是计划一年养5000头羊,全部生态消化湾沟门乡的秸杆,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为无焚烧秸杆的生态致富示范乡。可是现在没有启动资金,只能干着急,“目前最大的瓶颈就是启动资金不足”小于说,“一旦筹到钱,我就可以甩开膀子带领乡亲们大干一场。”

  听说可以用的众筹方式打造“快乐农场”的思路,于艳明表示有很大的兴趣。这里山清水秀,大家可以用众筹的方式认领自己的“订制羊”,周末时间可以来这里游玩,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还可以看看自己的羊长势如何。年底时机成熟,可以领到百分之百放心的羊肉。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年底优质羊肉约80元一公斤,一只成羊可以产30公斤优质羊肉,5公斤羊头、羊杂,总计约2500元左右。如果年初谁愿意出资1500元认领一头羊,年底他负责把这头羊分割干净送货到家。“我会按照客户的要求把羊拉到专业场所,具体分割真空包装,用冷藏车配送,外地的客户一样可以吃到我们的鲜羊肉。”小于诉记者。目前,他正积极筹备自己的网上推广平台,让更多人可以了解和参与到他的生态羊场建设当中。

  “那你的利润在哪儿?”记者问。“我的利润在于走量,量越大我越有利润,目前这样量上不去成本也是同样的高。另外,量上去了,生态消化的的秸杆就越多,越有利于环保,这也是我当初的出发点。”小于说。

  “你自己的养殖场养的羊都不到一半的量,为什么还要分给村民们去养?”记者接着问小于。

  “要是只为自己,我就不会回来做这个养殖场了。我就是要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尽管我现在还比较困难,用网上的话说就是‘负翁’,但我已经起步了,就要带领乡亲们一起走,这样才有信服力。不能等到自己大富大贵了,再想起当初支持我们的乡亲们。”

  虽然离开部队已经十多年了,但是在于艳明身上总是能感觉到军人那种不服输、认准“这个事是对的”就拼死干的劲头。屋子里的花开得正艳,羊儿在羊舍里叫得正欢,他的眼里闪着光。“我的中国梦就是富了乡亲,蓝了天空,绿了餐桌,留住耕地。”于艳明说:“前面是人来实现梦想,后面是羊来实现人生。”(来源:新华网 记者:高海英)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6日 14:13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易信 编辑:王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