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治国理政论坛“坚持共享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11月28日至29日,中宣部在苏州市召开治国理政论坛“新发展理念系列理论研讨会”第五场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坚持共享发展”。中央有关部门、社科研究单位、高校、思想理论工作“四大平台”、江苏省社科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地方负责同志百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进一步深化了对坚持共享发展的认识。

  第一,关于共享发展的意义、内涵和要求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共享是发展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必须把共享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落实到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

  有专家提出,共享理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共享理念秉承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强调发展与共享的过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提出物质财富共享与精神财富共享的统一,进一步丰富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路径。

  有专家认为,共享让发展更有动力更可持续。共享理念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使社会各方面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投身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国家发展最深厚的伟力。特别是共享理念强调共享的范围和水平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不能滞后或超越经济发展的阶段,使发展变得更可持续。

  有专家提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在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中实现良性循环。要用整体观、全局观来认识两者关系:一方面,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有托底作用和促进作用。编织覆盖全民的基本民生保障网,可以缓解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托住社会稳定之底,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有效分散各种社会风险,充分释放潜在消费需求,助力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升级,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改善民生又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从实际出发,将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

  有专家认为,共享的前提是共建,没有共建就没有共享。共享是在“建”中“享”,而不是只“享”不“建”,或将一部分人创造的成果拿来“免费”由他人享有。共享更不是抹平一切差别的平均主义,而是通过遵循公正合理的社会分配制度体系,使每个人的劳动付出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使社会发展在共建共享良性互动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和获得感的生动局面。

  有专家提出,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把握和推进共享发展。共享发展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其中,经济建设是共享发展的基础,政治建设是共享发展的保障,文化建设是共享发展的导引,社会建设是共享发展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共享发展的条件。只有将共享发展贯穿于五大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才能在促进“五位一体”的联动中实现更加有效的共享发展。

  有专家认为,为共享发展营造更好的国际环境至关重要。一是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加平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空间和条件;二是更加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地参与全球治理,承担必要的全球治理责任,与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三是进一步深化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分享我们发展经验和成果,在努力扩大发展范围中实现我们更高水平的共享发展。

  第二,关于脱贫攻坚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全体贫困人口脱贫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精准发力、精准施策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有专家提出,中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一是强烈的政治意愿是这条道路的大前提,摆脱贫困是党对全体人民作出的庄严政治承诺,党的领导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统筹市场、社会各方合力的大扶贫格局是政治优势的充分体现;二是持续稳定经济增长是这条道路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贫困人口参与工业化或非农产业,融入现代经济或城市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收入水平,大大改善生活水平;三是纳入国家规划是这条道路的制度保障,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扶贫脱贫列入国家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四是消除各类贫困是这条道路的关键,在扶贫实践中,不仅提供社会保障和卫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还通过知识扶贫、就业扶贫、创业扶贫等方式,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扩大发展机会,最终实现长远减贫、根本性减贫。

  有专家认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检验全面小康成色的标志性指标。当前,解决农村减贫问题,必须从涓滴效应、包容性增长和政府主导的专项扶贫规划三个方面着力。从涓滴效应看,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快速增长让大多数人受益,并摆脱贫困;从包容性增长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帮助边远地区和农村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政府主导的专项扶贫规划看,国家拿出专项资金,瞄准贫困线以下的农村人口,取得了明显的减贫效果。

  有专家提出,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要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落实脱贫攻坚责任;二要发挥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要完善脱贫攻坚政策工作体系,对贫困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出台特惠扶持政策,丰富完善中央和地方“1+N”政策体系。加大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确保各项政策有效落实落地;四要凝聚脱贫攻坚合力,提高东西部扶贫协作水平,加强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推进军队和武警部队帮扶,开展多党合作脱贫攻坚行动,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形成全社会合力。

  有专家认为,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在“扶持谁”上,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在“谁来扶”上,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在“怎么扶”上,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工程;在“如何退”上,加快建立反映客观实际的贫困县、贫困户退出机制,努力做到精准脱贫。

  第三,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表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更加科学有效、扎实稳步地推进民生工作。

  有专家认为,收入是民生之源,必须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在“调高”方面,要不断完善税收政策,完善收入和财产的监测机制,消除灰色收入的来源;在“扩中”方面,要创造条件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鼓励居民积累财产,扩大社会财富,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在“提低”方面,要继续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增加对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投入,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医疗救助、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保障力度。

  有专家提出,健康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必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攻坚的主战场,必须通过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办医和管医的责任、建立公益性的新制度、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净化流通环境,坚决维护人民健康。

  有专家认为,教育问题事关千家万户,必须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一是坚持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形成合力,将其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二是把保障公民依法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作为政策基本价值取向,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三是畅通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沟通衔接,提供让广大人民群众感觉有用的教育;四是增强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探索形成覆盖全民、伴随终身、记录所有学历和非学历信息、衔接学籍信息和学分银行的个人学习档案,不断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7日 05:56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