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党建】上海交大:让党旗在一线飘扬 让堡垒在基层铸就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 党务专题研讨会制度

及时研究学校党建工作

党务专题研讨会是上海交大坚持了近10年的一项制度性党建研讨平台。学校每周一上午召开党委常委会或校长办公会,每周一下午1:30至3:00召开党务专题研讨会。会议由党委常务副书记主持,党委副书记、全体党务部门负责人例行参会,根据议题内容邀请分管校领导、行政部门负责人、院系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教授参会。

党务专题研讨会具有“四个平台”的功能定位,即推动党的建设的重要平台、党委重大问题的研究平台、政策理论学习平台、信息交流沟通平台。

会议首先注重政策理论学习研讨。利用每周都有研讨会的制度优势,第一时间安排学习议题,做到“三个必学”,即总书记重要讲话必学、中央有关高等教育重大决策部署精神必学、学校重大会议精神必学,及时将中央精神转化为学校改革发展举措。研讨会以学校党建工作研究为主线,聚焦学校党的建设重大问题和改革发展的复杂问题开展研讨。

以2016年为例,共召开会议33次,研讨议题65项,涉及基层党建、纪检、宣传、意识形态、统战、职工权益、综合改革、信访、校史文化、人才政策、综合改革等方方面面工作。平均每周至少有一项议题研讨学校党的建设。

2016年6月,刘云山同志视察期间,现场观摩了第16次党务专题研讨会,听取了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汇报,对我校党建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聚焦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复杂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为学校决策做好情况分析和工作研判。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党支部

“爱心天使在行动”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党支部依托上海最大的急性创伤急救中心,自2014年6月单独成立以来,作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作为直接面对、服务群众的一线基层党支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党支部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和支部实际,积极探索党建和服务工作的新形式,在创建和谐医患关系和提升急诊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 开展“两学一做”党员教育活动,确定了“生命有痛,有你真好”的精神理念。

◆ 积极创新基层党建新形式,与东方卫视第十五党支部开展联合共建。

◆ 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支部组织各部门员工先后开展急诊创意金点子活动、“爱心天使在行动”活动,并积极倡导用药安全。在服务中贯彻医学人文精神,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参与医学人文师资培训。

◆ 推进党组织对抢救室重地的协同管理。党支部开展了以党小组为核心的“敏燕圈”活动(以党小组长的名字命名),患者在抢救室的平均停留时间由原来的30多个小时降低到平均10小时左右,在全市居于领先水平。该项管理成果获得上海市“星光计划”一等奖和国家卫计委改善医院服务行动计划十大价值案例,有效解决了三甲医院抢救室人满为患的症结性问题。

◆ 建设“达医晓护”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践行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精神,被中国科协授予“科普中国”品牌,健康宣教1700万人次。

◎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

做好海归教师引领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由法理学、民商法学和环境法学三个学科组成,高层次人才集中,拥有讲席教授2人,特聘教授1人,凯原青年学者3人,上海中青年十大法学家2人。15名党员中11位有长期海外教育和工作背景。党支部的成立对海归人员回国工作和生活的再适应发挥了积极的助益作用。

据党支部书记崔香梅介绍,其在日本留学的1997-2006年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2006年回国后,生活、工作和思想方面都需要与中国社会的新面貌进行重新适应。由于出国前便是党员,回国后所在单位党组织很快与其取得联络。她说:“记得学院党组织牵头组织了三八妇女节活动,当时特别感动、心里很温暖。因为在国外,只有个人关系好时才有人会关心你。但是回国后发现,有个组织会去关心你。后来,在我个人生活、工作遇到问题时,我都会去找党组织。只要找到组织,组织都尽最大努力帮我排忧解难。后来,党支部选举我做支部书记时,我自然而然地也就愿意向他们关心我一样,去帮助更多的海归教师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融入学校大家庭。”

2016年,在学院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崔香梅被推选为学院党委委员。在党组织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海归教师找到了归属感。学院中一些在海外原本不是党员的海归教师也开始主动提交入党申请书。在学院党委领导下,人才得到广泛施展空间,合力更加显现,学院国际化水平和综合实力在全国法学院中名列前茅。

◎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实验室党支部

勇立潮头 引领海洋工程重大科技攻关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实验室党支部依托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支部委员切实发挥党支部思想引领和参与决策等政治核心作用,对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面向南海开发,引领开展海洋工程重大科技攻关。

在我国海洋油气开发从浅海走向深海的历史性跨越中,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实验室致力于南海7个油气田开发、24座海洋工程装备研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中海油等单位紧密合作,全面参与了我国第一座深海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的研制。“981”平台已经成为了南海“流动的国土”,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此外,我国第一艘深水起重铺管船、第一座张力腿平台等的研制,南海荔湾3-1等开发平台的海上安装,深海工程试验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的创新实践,也都凝聚着支部党员的智慧和心血,在国内外海洋工程界享有盛誉,标志着我国具备了深海工程综合试验能力。

党支部引领支部党员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先后获“上海交通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成为科技攻关前沿阵地上的旗帜。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洱海项目”党支部

建在国家重大专项科研一线的党支部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洱海项目”党支部是一个特殊的党支部,由来自环境学院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以及学生组成,现有教工党员5名,学生党员8名。

2013年,正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攻关之时,项目科研任务繁重。队伍人员背景不同,工作地点位于西南边陲云南大理,现场条件艰苦,社会环境复杂。“洱海项目”在党建工作上进行大胆尝试,打破师生、专业支部壁垒,以水专项洱海项目为契机,把党支部建在科研工作第一线,方便工作上的协调和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科研水平,体现了基层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

从初入洱海至今20年,支部党员长期扎根洱海一线,在优秀共产党员孔海南教授的带领下,开展洱海的治理与保护。他们用十年的积累、五年的实践、三年的攻坚收获了丰硕的治理成果,使洱海的水质从浊到清,连续多年保持在国家III类水质标准。

2014年9至10月洱海发生了两次较为广域且持续2-3天的藻华问题,党支部第一时间奔赴藻华现场,配合地方政府组织开展若干次藻情分析研讨会议,提出操作性强、具体且中肯的藻华控制策略,为地方政府及时有效解决藻华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专业支撑,对舆情控制和稳定老百姓的情绪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洱海,并对洱海保护做出指示。此后,“洱海项目”党支部教授多次受邀为当地政府中心组成员开设有关洱海保护的讲座;提供的专题汇报材料,得到云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次为洱海保护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并到大理州进行实地考察和听取意见,为洱海的新一轮保护工作提供保障。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3日 14:08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易信 编辑:王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