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党员站出来 产业活起来——看安徽六安市如何让老区人民不再贫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去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六安市金寨县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位于安徽省西部、江淮之间的六安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现有贫困村442个,贫困人口约46万,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六安市结合老区发展实际,近年来制订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强基固本”“骨干带动”“人才推进”“先锋示范”四大工程,通过抓基础、抓带动、抓产业三步走,推动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金寨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扶贫“造血”,图为该县旅游扶贫示范点——梅山水库。

  位于安徽金寨县的天堂寨景区是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近年来,随着天堂寨景区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景区慕名而来的游客常年络绎不绝。

  天堂寨镇前畈村贫困户黄守胜的家离景区不远,虽然他早已习惯熙熙攘攘的游客,但如今看到载满游客的大巴驶向景区,心中总有一股按捺不住的喜悦。“因为我也能从‘旅游热中’得一些实惠。”黄守胜说,虽然他没有经营农家乐、旅馆一类的实体,但得益于该镇推出的“N+1+N”旅游扶贫新模式,党员一头联系1-2户旅游经营户,一头联系至少2户贫困户,他家自产的蔬菜、土鸡等农副产品变了现,通过出售给当地的农家乐饭馆,他家的收入每年至少要增加2000多元。

  天堂寨镇的“N+1+N”旅游扶贫,是六安市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该市把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在精准扶贫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推动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出了一条抓党建促脱贫的好路子。

  如何打牢基础、加速发展?

  依靠基层组织,建强扶贫队伍

  六安市积极推动人力、资源、资金向基层倾斜,助力脱贫攻坚。图为安徽省电力公司在金寨县汤家汇镇免费建立扶贫电站。

  今年,是大学生村官杨广越在六安市金安区张店镇洪山村任职的第4年。4年里,杨广越不仅走遍了洪山村24个自然村,让全村580多户村民记住了他这个“90后”村官,也带领村民踏踏实实在村里做出了一番事业……

  “既然来了,就要干点实事。”4年前,杨广越刚到洪山村时就暗自下定决心。任职期间,他流转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建起了葡萄主题乐园,并联合周边38户农民,成立了金安区尖山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村民抱成团发展葡萄种植,目前年产量近10万斤。除了采摘销售,他还在网上开起了“小杨村官”葡萄专营店。如今,村民有人从流转土地中获得租金,有人在村里的葡萄园里务工,贫困户潘家霞还准备在葡萄园附近开“农家乐”,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为切实发挥有学历、有头脑的大学生村官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的作用,该市将新任大学生村官一律安排到贫困村任职,续聘的大学生村官原则上调整到贫困村任职,并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贫困村的群众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在六安市像杨广越这样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共有30多名,流转土地1800多亩,带动135户贫困户创业,为上千名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为建强扶贫队伍,该市先后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改派和新选派第一书记451名,规定所有扶贫工作队长一律是共产党员、一律是单位骨干、一律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一律兼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一律吃住在村、一律纳入第六批选派干部管理;采取定期督查、巡察暗访等方式,加大查岗力度,坚持做到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干部不脱钩,扶贫工作队不撤岗。

  脱贫路上,基层党组织是关键。该市全面实施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贫困村建立联合党组织,在村级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资源共享、困难群众帮扶等方面,帮助村级党组织理清思路、制定对策、脱贫致富。截至目前,联合党委共为结对共建村争取资金、物资4000多万元,帮助引进发展项目147个,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4个。

  如何凝聚力量、抱团发展?

  依靠党员骨干,发挥带动作用

  金寨县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图为党员骨干服务队免费帮助贫困户检修光伏板。

  “去年,托黄斌的福,我和孙训友种了5亩芜菁,出口到日本的,每亩收成达到了5千多元。”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村贫困户孙先余高兴地说,“刚开始我们还不太相信,后来他说土地无偿提供,而且种子、销售都是他负责,我们才打算试一下。”尝到了甜头,前不久,他又跑到黄斌那里寻增收的门路,得到了一个令他欣喜却又难以置信的消息——“黄斌打算将自己的蔬菜种植基地全部提供给贫困户种蔬菜。”

  孙先余口中的黄斌是一名党员,也是小南京村村民眼中的致富能人。20多年前,他只身来到江苏从事设施蔬菜种植。2013年,年收入已过百万的黄斌带着技术和资金回到家乡,流转了500亩土地,发展蔬菜种植。在基地年稳定产出达到200万元时,他决定把基地无偿提供给村里的贫困户种植,并且还提供销路和技术支持。“我曾经也很贫困,现在我富起来了,我想尽我所能,为家乡做点事,帮助更多人早日摆脱贫困!”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该市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以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评星挂星等活动为载体,鼓励党员与贫困群众结成对子、互帮互助,在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实现共享,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截至目前,该市共评选出党员“致富星”5200多名,“双培双带”优秀党员1300多名。

  金安区东桥镇在全镇党员中设立党员“联帮户”,开展联系扶贫对象、联络包保干部、联手督促检查,致富帮带、智力帮带、生产帮带的“三联三帮”活动。活动中,帮联党员张久佳利用自己的农机帮助贫困老人秋收,共免费收稻9400斤;脱贫致富代表王和青为贫困户免费提供鹅苗,定期上门开展养殖指导……截至目前,该镇16个村(街)793名党员、致富能手、能人大户先后与8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认亲”。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六安市坚持在扶贫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把能带头致富,愿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青年农民等先进分子作为贫困村发展党员的重点对象,将更多能够促发展、帮增收、促致富的能人大户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如何拔掉穷根、永续发展?

  依靠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

  六安市裕安区注重发挥传统养殖产业优势扶持贫困户,图为养殖大户为贫困户传授皖西白鹅养殖技术。

  扶贫开发的基础是产业。物产丰富的六安市并不缺少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其中,金寨县是十大历史名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该县的油坊店乡面冲村几乎家家有茶园。然而,由于山高路远,信息闭塞,过去贫困户手中的优质茶叶却难卖上好价格。但现在,他们采摘的茶叶鲜草却能以高出市场价10%的价格出售。带来这一变化的,是该村建立的茶叶公会党支部。

  2015年,该村成立茶叶公会,并建立茶叶公会党支部,在支部引导下,当地的露雨春茶叶有限公司等4家龙头茶叶企业与84户贫困户结对,贫困户到企业务工优先,采摘的茶叶也能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出售给企业,同时,企业还对贫困户免费开展技术培训,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贫困户黄尊俊在学到了瓜片制作技艺后,去年尝试着制作茶叶,一个“茶春”收获了2万多元。

  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精准扶贫一下子找到了准星。近年来,六安市依托大别山区茶叶、石斛、毛竹等特色资源,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在此过程中,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上建立党组织1500多个,把党员、企业及能人大户、贫困户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产业扶贫支部组织、党员带头、农户参与、协会运作的工作格局。在部分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协会中,还设立了党员互助基金组织,通过县区提供无息借款、乡镇按比例配套、党员出资入股等方式筹集互助资金,帮助贫困户抱团发展、集体脱贫。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助推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也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针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从2014年开始,六安市全面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五年提升工程”,市、县区财政每年分别投入400万元、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项目,增强村级“造血”能力。金寨县财政一次性投入近9000万元,为全县所有村统一注册成立创福发展有限公司,其中为每个重点贫困村建设1座60千瓦光伏电站,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7万元。各县区纷纷通过入股、出租等多种形式,把村集体的土地、荒山、水面、房屋等资产盘活,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让更多群众分享到了发展带来的红利。

  到2018年底,该市预计将全部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0%以上,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并打造一批年收益超百万的“龙头村”,使村级集体实力和为民服务能力普遍增强。

  金寨县依托山区资源优势推进产业脱贫,图为县食用菌合作社技术员向群众讲解天麻高产种植技术。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06日 08:2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