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基层】四川德阳:“农民夜校”送教下基层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开办“农民夜校”工作过程中,四川省德阳市贯彻落实全省统一部署要求,创新开展“农民夜校”送教下基层活动,坚持问题导向,择优选送一批优秀师资和适用教材到农村一线,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倾斜,因地制宜灵活设置教学方式,增强“农民夜校”教育培训的规范性、科学性,精准助力脱贫攻坚。

  开好“药方”破解学用“两张皮”

  坚持把农民需求放在第一位,按照“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立足个体化实际,调研掌握培训需求。

  把好致贫脉。市县两级成立6个工作组,分赴6县(市、区)下村、下组,一下到底,全面动态掌握全市404个市级贫困村基本状况,详实记录贫困对象生活生产情况、分析识别致贫原因,分类建立扶贫档案。

  问好脱贫诊。下沉到一线,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问询贫困户所想、所需、所求,充分了解家庭成员、劳动力状况、技术技能、种养殖习惯等个体化实际,列出问诊清单,精准设立教学课程和教学规划。

  开好扶贫方。市县两级印发14170张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要求各行政村“农民夜校”负责人详细统计本村贫困户培训需求,同时结合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工程,立足本村产业发展、脱贫实际,开出培训需求清单,调动贫困群众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的内生动力。

  配置“良药”破解统筹“不聚力”

  针对德阳农村平原山区相交的实际,强化组织领导,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农民夜校”送教下基层活动的通知》,整合职能部门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明确职能职责。市委组织部负责“农民夜校”送教下基层活动的统筹协调,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发挥牵头作用,统筹抓好工作事宜,组织本地“农民夜校”负责同志代表对送教活动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各县(市、区)涉农部门全力配合,对照活动安排表做好送教时间、地点以及师资调配、教材选送等工作。

  配强师资课程。市本级统筹选聘12名拥有高级技术职称,长期在农村一线从事农业农技、政策法规解读的专家能人,各县(市、区)配套选聘70余名送教师资,成立巡讲团,针对送教活动联系村实际情况,认真选课、备课,带着“泥土味”讲农民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课,调动贫困群众参与积极性,树立脱贫奔康的信心。

  出台送教时间表。全年划分12期送教进度表,市本级开展重点示范,涵盖粮油生产技术、蔬菜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法律法规解读等8类农村基础知识,要求各县(市、区)现场观摩学习交流,每期按照所辖市级贫困村数量5%的比例配套开展,全市全年将开展200余期“农民夜校”送教活动,到2018年底覆盖全市所有市级贫困村。

  个性“治疗”破解施教“一刀切”

  以贴近农民、融入农民、服务农民为工作方向,灵活设置送教方式,延伸送教形式。

  科学设置送教课程。把送教课程划分为公共课程、基础课程和专题课程,统筹技能技术、政策法规、医疗卫生、科学文化等各类实用知识,送教课程在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备案,确保每个课程具有“群众基础”,全市储备送教课程达400余学时。

  灵活定义学习场地。改变以往在固定场所、固定教室办学的模式,把办学地点向专业合作社、田间地头、大厂大户进行延伸,开设现场教学课堂,为学员提供动手实践平台,通过现场答疑、操作演示、实地体验等多种方式,帮助学员更直观地掌握讲授知识,技术要领,极大方便农民群众。

  强化分层分类施教。根据“问诊”清单,按照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劳动力构成等实际因素,开展分层施教,按照经济作物种植、蔬菜园艺种植、畜牧养殖等需求因素进行分类施教,重点以个体化实际为导向,把握施教与受教相对应、相吻合的关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汇聚脱贫奔康的强大合力。

  全程“问效”破解工作“一阵风”

  把“农民夜校”送教下基层活动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年度党建述职必述项目和基层党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出台激励机制。建立德阳市“农民夜校”送教下基层统计台账,对市本级、各县(市、区)开展送教活动的次数、授课教师、课程内容、参学情况、培训学时进行详细统计,对组织有力的单位、积极参与的教师给予表彰,激发工作积极性。

  抓实教学评估。拟订“农民夜校”送教下基层活动专项考评办法和目标管理方案,通过教师自评、贫困群众评、入户走访等形式,对“农民夜校”送教活动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认定,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强化督查问责。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不定期深入到各送教贫困村进行监督检查,对送教课程内容不贴近农民、教师备课不熟练等问题及时纠正,同时,采取月总结、季汇报的形式,听取“农民夜校”送教活动工作汇报,及时督促指导、有效推进工作。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2日 16:31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易信 编辑:杨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