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印丽萍:“隐形战线”上的守门玫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隐形战线”上的守门玫瑰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检验检疫局印丽萍

  二十多年来,她努力钻研杂草检疫新方法,研发的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外杂草检疫的空白;她和她的团队立足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筑起国门第一道防线”这条隐形战线中,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防御战”。

  她就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市级机关“十佳学习型党员”、上海职工世博文明优秀志愿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上海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动植物检疫实验室主任———印丽萍。

  自发编纂种子界“红宝书”

  1988年,印丽萍顺利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硕士毕业,她如愿以偿进入原上海动植物检疫局,开始杂草检疫工作。

  为什么选择杂草检疫?一般植物的区别必须从根、茎、叶、花、果实等几方面入手,但是杂草往往以种子的形式混入到粮谷中,而一颗小小的种子并没有那么多特征。加之当时国内对杂草种子鉴定,在既不重视、也缺研究资料的情况下,没人愿意干。但杂草学科班出身的印丽萍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于是开始了杂草种植鉴定研究。

  在杂草鉴定领域有一本“红宝书”,收录了当时几乎所有国外常见杂草的信息,每一种杂草的种子配有外形、解剖图和鉴定信息,形象易懂。这就是1997年印丽萍和另一位前辈合编的《杂草种子图鉴》。印丽萍回忆道:当时已参加工作近10年的她,在栽种研究种子时遭遇了挫折。“那段时间很艰难,因为对很多国外种子的习性还不是很了解,再有就是自然环境的不同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导致种子大部分都长不出来,好不容易有一颗发芽,我都很高兴。”

  为摆脱困境,印丽萍积极寻求各种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到图书馆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去了解各个种子发芽的条件;虚心地向老同志求教,认真吸取他们的经验;做了大量的卡片……谈起当年编书的过程,印丽萍总是感慨万千,“每一颗种子都要剖开,而且要正好剖在典型的位置,有时剖一颗种子就会花上一个上午。当时没有数码相机,胶片贵,为了对好焦,都得跪在桌子上好长时间;由于缺少经费,里面的30万字都是我和先生一个一个输进去的……”直到现在,这本书仍是口岸杂草鉴定的必备资料。

  谈判桌上维护国家利益

  2015年全年,上海在动植物检疫中共截获有害生物161326种次,1099种;同比分别增长11.54%和5.67%。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增长和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截获的杂草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多,给主要依靠形态学进行鉴定的杂草检疫工作不断带来新的挑战。

  2008年,我国口岸检验检疫部门陆续从阿根廷进口的大豆中截获有毒杂草曼陀罗种子,随即向对方发出了警示通告。然而,阿根廷方面却对此结果提出了严重抗议。为了打破僵局,总局动植司领导经过讨论,“拍板”由印丽萍同志“挂帅出征”。

  接到任务后,印丽萍专心致志、夜以继日地忙碌起来。她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从该属的命名、分类、分布、危害特性等分析,与国外标本库资料研究比对,初步判断是曼陀罗属的另外一个种———粗刺曼陀罗。为了确保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印丽萍决定尝试通过最新的DNA条形码技术来进一步佐证。

  当看到DNA条形码技术的结果还是百分之百支持我国检出的所谓“曼陀罗”为“粗刺曼陀罗”时,印丽萍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针对检验结果,印丽萍制定了以退为进的谈判策略,先承认了检疫失误,继而以翔实客观的数据实例证明了出口中国的阿根廷大豆中完全存在曼陀罗的风险,以充分的准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赢得了谈判桌上交锋的胜利。

  指引大批后生走上实验台

  首次在美国进口的大豆中发现检疫性有毒有害杂草———刺萼龙葵;首次在进境油菜籽中检出重大疫情———油菜茎基溃疡;2014年,从欧洲的水曲柳木原木中全国首次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2015年,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输华鲜橙和鲜柚中截获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冬生疫霉病菌……

  随着实验室工作的日益繁重,实验室队伍也日益壮大。与过去有所不同,印丽萍如今面对的不只是“一草一木”,而是团队的方方面面,但她在走向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并不感到畏惧,“只要综合素质过硬,你掌握的东西越多,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就会更强,达到融会贯通之后你就能抓住关键点,亦如半径越长,圆的面积就越大。”

  在她的带领下,大批年轻人走上了实验台前。回首自己近30年科研道路,面对一张张年轻探索者的面孔,她多想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和体会全都告诉他们,包括品德的坚守、对科研应该持有的执着和认真的态度等,好让他们能够超越自己,做出更大的成绩。

  打造王牌实验室

  走进上海局的植物检疫实验室,进门就能看到靠窗的桌子上摆着满满几排植物。只有这里的年轻人才懂得暗藏的玄机:这些都是在检验检疫中发现的“问题植物”———继续养在实验室,是希望了解那些杂草、病菌的习性,并评估它们对植物可能造成的危害,“这一招可是跟印老师学的!”

  1988年初出茅庐,1998年成长为领域专家,2008年成为团队管理者,对印丽萍来说,每十年就是一次跨越。如今的她更多致力于把年轻人推上舞台。为了让年轻人快速掌握检疫鉴定要点,印丽萍想了个“招”:把种子的大小、颜色比作人的高矮、肤色,一个个原本枯燥的专业术语变成了简单易懂的生活俚语,大家很快找准了感觉。

  一次,同事朱雅君和她聊起在进口香蕉上截获一种灰白色蚧虫,但还无法确定其具体种属。凭着职业敏感,印丽萍叮嘱她一定要研究清楚。在印丽萍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半年多后,朱雅君确定这种蚧虫就是新菠萝灰粉蚧。2012年5月,上海局在菲律宾水果中截获新菠萝灰粉蚧,涉及香蕉近万吨,均按规定实施了退运或销毁处理。

  从最初和一草一木打交道,到如今全心全意带领团队,印丽萍心里有一个心愿:“要把实验室打造成专业领域的‘王牌’。”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4日 11:56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