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陈莹:一个人 温暖一座城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一个人 温暖一座城

——记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张家港支公司副经理陈莹

陈莹工作照。

  50岁的她看起来比同龄人显老一些,岁月在她曾经白晳的脸上刻下一道道皱纹,却让她笑的更加灿烂。

  从18岁加入保险业,整整32年,她始终坚守在营销一线,带着伙伴们默默传送着保险的人间大爱,唤醒了无数人的风险保障意识,也温暖了无数个濒临绝望的家庭。

  她就是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中国人寿寿险江苏张家港支公司副经理陈莹。

  一生只为一事来

  1983年,18岁的陈莹带着懵懂踏进了保险公司的大门,成为业务部的一名内勤。90年代初,伴随着外资险企引入营销机制,一夜之间,个人营销业务几乎“敲”响了所有家庭的大门。保费开始跨越式增长,社会地位却逐年下降。好强干练的她成为产寿险分设后的第一批营销试水者,负责筹建所在公司的营销服务部。那时候不像现在技术那么发达,每一份保单都需要手工完成,粘上条款、盖上章印,最后装进封套里,郑重地送到客户手上。她带着伙伴们白天走村串巷,晚上加班加点,但她越是努力,听到社会上对保险行业的诋毁越多。她开始反思,为什么同样是传递爱心、造福社会,保险行业却如此不被社会认同?一位做医生的“闺蜜”找她一起筹建养老院,她犹豫再三,最终决定辞职转行。

  就在她准备投入另一场“爱”的事业时,当天夜里的一场火灾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一户邻居因为在家中烧香而引发火灾,一家三口被活活烧死在家中,留下住在乡下的一双年迈的老人无依无靠。而前几天这户邻居才刚刚向她咨询过保险。如果自己多一点时间提醒他们增强风险意识,如果自己早一点帮他们办理保险,也许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的结果,陈莹如此想到。这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动,保险之所以不被社会所看重,就是因为我们很多人平时看不到风险的存在,当不可避免的灾难来临时,保险才是活着的人最大的希望。她下定决心,这一辈子再也不会离开保险业,她要用自己的努力做一名传递保险大爱的使者。从此,保险成为她时刻挂在嘴边最多的一个词,不管在什么场合,面对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她都积极宣扬保险的意义和功用,有人愿意听,有人回避她,但她始终不为所动。她不仅自己当好保险的宣传员,成长为一名管理干部后,还经常组织伙伴们到学校工厂、田间地头、社区街道去普及宣传保险,普及保险知识,增强保险保障意识,希望保险能帮助更多需要的人。

  她每天行走在不被所有人理解的目光里,不知遭遇了多少“冷嘲热讽”,吃了多少“闭门羹”,甚至遭受人格侮辱。有一次,陈莹陪同伙伴拜访一个做建筑生意的老板,这位客户当着众多员工的面,抹黑保险行业,说保险都是骗子,奚落营销员都是靠软磨硬泡才签的单。话是越说越难听,陈莹的脸红一阵白一阵,所有人都齐唰唰地看着她,认为她一定会摔门而去。她却没有,而是径直走到客户面前,平静地说:“保险是大数法则,是雪中送炭,你不认同并不代表你不需要,更不代表没有价值,不仅你需要,你的家人,你所有的员工都需要,因为,明天和意外谁都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你可以不买,但请你尊重保险,尊重这个行业所有的人,因为她们是顶着屈辱,才让很多需要的人得以享受保险的保障。”这个老板怔在那儿,哑口无言。随后追到已经出门的陈莹,当场表示道歉,并签下了100万保额的保险。就在保险生效期内,这名客户就因为一场大病住进了医院。当陈莹把理赔款送到他的病床前,这位客户感动地留下了眼泪。出院后不仅为企业所有员工买了保险,还做起了保险的义务宣传员,逢人就说保险好。

  一生只为一事来。从1983年到2015年,整整32年,陈莹把所有的青春和智慧都倾注在保险事业上。其实,按照她的年龄,现在已可以“退居二线”安享清福,但她仍然申请坚守在基层一线,极力发散着自己的光和热,以此“照亮”更多的人。如今的保险特别是201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颁布之后,行业地位与日俱增,也得到社会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公司客户每年都呈几何数增长,而很多客户也都是冲着她而来。

  她,已经成为苏州保险界一张最闪亮的名片。

  一个人温暖一座城

  现任中国人寿寿险江苏张家港支公司副经理的陈莹,在苏州的几个区县都工作过。每在一地,她都努力吸引更多的人,和她一样去传递和播洒着保险大爱。也有许多走投无路、濒临绝望的人在她这儿找到了人生的舞台,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改变了人生的轨迹。

  每当有人说起如今的营销队伍都是“老大妈”团队、层次低、年龄大,并流露出不屑的神情时,她都忍不住眼角湿润。上世纪90年代末,大批工人下岗,他们普遍文化不高、年龄偏大,而且女性偏多,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要培养正在读书的儿女,一下子滑到社会边缘。陈莹在上级公司的支持下,向这些下岗工人敞开了怀抱。招募到公司后,陈莹手把手地教她们技能、话术,并坚持陪访。她们开始穿行于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向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介绍一份叫“保险”的风险保障,并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归属。陈卫芬便是其中的一位。下岗后,陈卫芬跟随同事一起加入了保险公司,但遭到了丈夫的坚决反对。陈莹了解情况后,数次上门做工作,并经常陪同陈卫芳拜访客户,既当司机又当助理,拜访回来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辅导。很快,陈卫芬爱上了这个行业,并最终成长为全省系统精英高峰会会长、全市系统精英俱乐部主席。在陈莹眼里,她们用自己的双手顶起了家里的一片天,为子女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千家万户提供了保险保障,她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值得尊敬。

  在陈莹的团队里还有这样一些人,她们曾经遭遇家庭变故,并对生活绝望,但是她们在陈莹的引导下,开始了人生的华丽转身。在一次回家的路上,陈莹发现一位妇女站在桥上徘徊,敏感的她主动上前搭讪,原来这是名军嫂,丈夫意外离世,丢下她和一对年幼的儿女。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她想一走了之,却舍不得嗷嗷待哺的孩子。陈莹接济了她并把她带入了公司。转眼15年过去了,这名叫曹桂玉的军嫂早已成长为一名团队负责人,孩子也长大成人,并同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军人。每次提起陈莹,曹玉芬都热泪盈眶,说如果没有陈莹、没有保险公司就没有她的今天,是保险让她看到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大爱。她也将这种爱不断传递。一次拜访客户时,曹玉芬认识了一位同样不幸的年轻母亲,丈夫因病离世,孩子瘫痪在床需要治疗和护理,如何做到又能工作又能照顾孩子?曹玉芬用自己的故事影响和帮助了她,并将她带到了公司,介绍给了陈莹。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向来管理严格的陈莹“破例”允许她每天晚半个小时到公司开会。这个不幸的母亲就是宋桂琴。12年过去,如今的宋桂琴阳光满面,一面照顾病中的孩子,一边忙碌的和客户们联系,谈保险、谈保障。她说,如果没有当初陈莹的“温情半小时”,也许她和孩子早就离开了这世界。

  保险推动着时代发展,这个时代也呼唤着保险变革。在陈莹看来,虽然老团队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新生代客户需求的不断多样化,必须要积极拥抱这个时代,建立“年龄轻、技术新、文化高”的新型服务团队。

  如同十余年前张开双臂迎接下岗工人一样,如今她张开怀抱去迎接渴望工作的大学生们,帮助政府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一大批大学生加盟公司,成为一名传递爱心的新生代“保险天使”,而陈莹面对这些“天之骄子”不仅不宠着,而且管理非常严格。慢慢地,家长们发现,孩子们变得能吃苦耐劳、变得有爱心、懂感恩了。现在,在张家港流行一句话:“以前培养孩子是送到部队,现在要送到保险公司,找陈总”!目前,陈莹致力打造以大学生为主的收展服务团队,已达到200余人,他们一身西装、手持PADE、专业规范,成为港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保单背后的“经济学”

  每一份保单背后都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老保险,陈莹深谙保险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资金融通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她把“服务”看得比“保费”重要的多。

  近年来,随着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大,拆迁成为一种常态。在拆迁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中,保单失联常常成为最不被关注的问题。但陈莹不这么认为,因为这关系到客户的利益,关系到保障的延续,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她了解到,伴随着大量的拆迁,一大批客户信息失效,失联保单占到20%以上,客户保险责任不能有效延续,出险了怎么办?为了尽快联系上客户,她找公安局、找社保中心、找政府信息办,最后在金融办的帮助下,与市民卡中心实现了无缝对接,建立了保单大数据平台,定期对失联保单信息进行手工比对,更新了2万条客户信息,保证了客户保单利益。当公司服务人员找到这些客户时,这些客户无不惊讶于公司的服务品质。她这一客户服务模式的创新,在全市得到了推广。

  作为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工业重镇,一大批企业落户张家港,成为推进港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经营有风险,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保险。陈莹主动同这些老板“套近乎”、交朋友,宣传保险的意义功用,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使一大批企业家看到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为自已和员工投保了各类保险保障。在2013年银根缩紧那阶段,温州小企业不断关闭,一些老板依赖民间借贷维系企业生存,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张家港的小企业主们日子也并不好过。有一天,她突然接到一位伙伴的电话,说一个做生意的客户因为资金周转困难,银行又不贷款,企业面临倒闭,写下遗书不知去向。她立即放下手头工作,赶到客户家中帮助寻找。当找到这名陷入绝望的客户时,陈莹对他说,别忘了你有保险,保险可以帮你度过这次难关。她将保险资金融通、保单借款功能详细作了介绍,随后帮助这名客户通过保单抵押办理了200万的借款,解决了这名客户的资金困难,帮助企业起死回生。为了感谢陈莹,这名客户高薪邀请她出任企业总经理,陈莹婉言谢绝,只答应做他的“保险顾问”。经过这次事件,很多企业主都学会了利用大额保单借款功能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而陈莹,也被港城企业界尊称为离不开的“保险大姐”。

  为了帮助更多的客户了解保险、学会运用保险,陈莹定期组织客户服务活动,开展财富论坛,宣传保险资金融通,抵抗风险的作用,让更多的企业客户了解保单借款功能。企业家客户由于平时工作忙,常常会忽视身体传递出来的健康信号,她就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和体检活动。不少客户都是在体检过程中发现了疾病前兆,进行及时治疗。一位肿瘤客户手术后专程赶到公司送上锦旗,感谢陈莹的“救命之恩”。

陈莹生活照。

  心中有爱苦作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三十年风雨保险路,有人叫她“拼命三郎”,有人叫她“女汉子”,而她自己却动情说,即使再苦再累,我也觉得有价值,因为这是一场爱的事业。从常熟到昆山,从昆山到吴中,再从吴中到张家港,异地交流12年,她像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始终拼搏在基层一线,并甘作绿叶,乐当副职,一心扑在她热爱的营销事业上。

  公司到家里有几十里的路程,即使如此,陈莹仍是每天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的人。这不仅是她要率先垂范,而是确实有忙不完的事。每天,除了开会就是陪访,她几乎每时每刻都和伙伴们在一起,她了解伙伴,热爱伙伴,帮助伙伴,她每一天的工作都是从和伙伴们一起开早会、做晨操开始的,然后就是陪访,就是辅导。由于晚上经常很晚回家,丈夫也养成了吃“晚饭”的习惯,每次都等她。为了不让丈夫担心,她的包里常年装着饼干、面包等“零食”,有时实在太晚了,就在路上啃几口对付着,然后向丈夫谎称在单位吃过了饭。“撒谎”的代价就是老胃病。

  作为一名主管营销的“副总”,陈莹是不具备配备“专车司机”条件的,但她享受了这个“待遇”,而且是“一把手”亲自给她当司机。由于陈莹总是心里想着工作,即使开车时也常常琢磨琢磨就走了神,一次晚上回家的路上,与一辆正常行使的轿车追尾,幸亏开的不快,没有造成生命危险。但与她搭班子的“一把手”杨正清再也不放心让她一个人驾车了。杨正清说,她现在可是公司的最大财富,我和她都是交流干部,两家离的不远,以后我来负责护送她。陈莹拗不过,只好答应。正职心甘情愿为副职“保驾护航”,这成为当地保险业一段佳话。

  陈莹不是“铁人”,毕竟年届五十,长时间的满负荷工作,让她的身体健康也是经常“报警”。她除了老胃病,还有肾结石、耳鸣等问题,她却说的轻松,一句都是小毛病就掩盖过去。今年1月份,她的肾结石频繁发作,耳鸣伴随喉咙沙哑,但她依然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用满满的正能量激发和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即使到最后说不出话来,她也要坚持参加客户经营活动,帮助伙伴做好促成。直到一次伙伴发现她面色煞白、满头大汗,把她“强行”送到医院时,她才进行了短暂的治疗,之后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陈莹同样要面对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与矛盾,也承受着比其它行业更为艰难的压力。她把更多的爱给了保险、给了社会,给自己孩子和丈夫的却很少。好在丈夫理解她,又当爹又当妈,主动担负了“奶爸”的角色,而孩子也习惯了没有妈妈的日子,别人家的孩子遇到委屈总是第一时间找妈妈,她的孩子从来都是找爸爸。有一次,处在叛逆期的孩子离家出走,接到丈夫的电话时,陈莹正在组织一场客户服务活动。虽然内心心急如焚,但是她仍然表情平静,保持着惯有的温暖笑容,把活动办的有声有色。当她赶回家中看到被好心人送回来的孩子时,不禁抱头痛哭,只有她心里知道这泪水里有多少愧疚、多少心疼。几年前,老父亲中风脑梗,长期瘫痪在床,母亲也体弱多病,在老人住院期间,陈莹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到医院陪护,从来没有请过一天假,更没有将父亲病重的消息告诉任何人,自己默默承担着公司和老人带来的双重压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两者之间的平衡,直到父亲去世,大家才知道消息,一些员工和伙伴看到又黑又瘦的她都心疼得直掉泪。

  保险是爱的事业,需要薪火相传、爱心接力。在陈莹的引导和帮助下,先后有1000多人加入到这场事业中来,成为传递保障的“爱心天使”。她还主动与红十字会和团市委联系,在公司成立了志愿者队伍,建立了营销员爱心基金,定期开展捐资助学、义务献血、慰问孤老等活动,并带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行列。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对于陈莹来说,这一人便是她扎根的保险行业,这一人便是她所服务的每一个客户。寒来暑往青丝变白发,蓦然回首已是半百身。曾经懵懂的陈莹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营销干部,但她始终不忘初心,用自己毕生的青春传递着保险大爱,践行着“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的神圣使命,成为美丽的姑苏城最温暖的守护。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4日 17:50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