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旅游扶贫先扶志,更要扶智

——访国家旅游局派出广西巴马甲篆镇平安村“第一书记”吴志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是国家旅游局定点帮扶的国家级贫困县之一。从2012年6月,该县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定点扶贫县以来,巴马的旅游扶贫工作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国家旅游局在政策、资金、规划、人才等方面给予了巴马的充分扶持,为贫困县的脱贫富民引领了道路,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机关党委副调研员吴志杰来到广西巴马县甲篆镇平安村,从那时起吴志杰开始带领村两委干部、村民们一边抓党建,一边抓旅游扶贫,想方设法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2016年,国家旅游局“驻村第一书记”走访调研小组对吴志杰驻村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通过跟访“驻村第一书记”日常生活,深入了解了“驻村第一书记”履职情况以及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

  选出样板户,为旅游扶贫做示范

  “吴书记,我们家也想申请免息贷款,把房子早点盖起来将来也搞家庭旅馆。”2016年4月20日一大早,广西巴马甲篆镇平安村“第一书记”吴志杰刚一走到村口,就被黄英堂、黄英亮两兄弟“粘”上了。

  英堂、英亮两兄弟在村口位置的老房子属于危旧平房,如果申请到政府5年内免息的20万政府贷款加上自己的积蓄,他们兄弟俩也能很快盖起像隔壁邻居黄飞一大家子那样漂亮的4层临街小楼。黄飞家三套联排的小楼是三户堂兄弟联合盖起来的,经过巴马县旅发委等政府部门的验收后,给每户又补助了3万元用来添置电视机、空调、家具等用品。房子还在装修,已经有候鸟人群把房子提前租了去。难怪黄英堂、黄英亮两兄弟眼馋之下,主动找起了村“第一书记”吴志杰等村干部申请政府扶持资金建房。

  在黄飞家的新楼里,吴志杰给黄飞出谋划策,“后院可以养些鸡鸭做农家饭,但最好别养多,养得多了粪便味儿一大又把住宿的客人都熏走了。”黄飞今年四十多岁,过去一直在外打工,做了将近二十年土建工程。这一次,房子盖起来了,就打算在家里搞家庭旅馆、农家乐。他甚至向吴志杰和村支书、主任表决心,自己打算带领村里的其他贫困户在山上养牛养羊,希望村里支持他。

  英堂、英亮两兄弟每家有两个孩子,从部队复员回来后的英堂过去一直在南宁等地建筑工地打工,但今年以来,建筑工地上的活也越来越少,不好干了。本来,捉襟见肘的兄弟俩对翻盖新房还有些犹豫,但看到邻居楼房还在装修中,房间已经租了出去。兄弟俩也彻底下了决心行动起来。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吴志杰认为,这几户村民房子刚好在村口,面对公路和盘阳河,做针对候鸟人群居住的家庭旅馆和农家餐厅很有优势,他希望这几家能好好做起来,在村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从黄飞家的新居出来,吴志杰和村支书黄灵祥、村主任黄斌一行人开始新一天的精准扶贫入户走访调查。村里70岁的老党员黄肖凤大妈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二儿子李忠明、小儿子李忠义不幸眼睛二级、四级残障。在吴志杰等村领导的多次支持鼓励下,学过盲人按摩的忠明决定带着弟弟在县城开一家盲人按摩店。

  吴志杰建议两兄弟,开店要有个计划,申请村里担保,银行贴息贷款有个时间段,要一步一步来,在这之前,坐在家里不行。坡月村临近巴马著名的百魔洞景区,游客、候鸟人群多,可以在那里先练练手艺,同时也学学开店的管理经验。吴志杰在坡月村观察发现,由于技师少,有些客人都等了两个小时才排上。吴志杰鼓励兄弟俩,“坡月长寿村等巴马旅游景区盲人按摩技师严重不足,大有市场。”

  集体经济是抓手,观光园提上日程

  走访中的村里另一家低保户黄祖献一家四口人,两个孩子在读书。丈夫在南宁建筑工地打工,黄祖献本人又有间歇性精神障碍。全家共有不到一亩的土地,种的玉米一年收入还不到一千元。和黄祖献家情况类似,右眼视力残障的低保困难户老杨家三口人,19岁的儿子在南宁上技校。家里只靠妻子一个人做工养家。

  针对这两家的情况,吴志杰和村支书黄灵祥、村主任黄斌商量,村里发展集体经济的计划要紧锣密鼓提上日程。只有有了集体经济的抓手,这些贫困户就可以就近在公司合作社、观光园解决就业。

  这个观点得到了村支书、村主任的赞同。村支书黄灵祥告诉记者,村里的村民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多半都是去城市建筑工地做工,但现在建筑业不景气,一个月也只能上不到十天工。

  “没有集体经济不行!” 吴志杰认为,针对黄祖献夫妇、老杨夫妇这类的贫困户,村里一旦有了村办企业就能优先安排他们做保洁、餐饮服务等工作,这样一个月至少有了五六百元的收入,一下子解决了生计问题。

  村主任黄斌说,过去村里也订过各家各户门前路边要打扫卫生等乡规民约,但是时间一久没人遵守。他认为,将来村里有了集体经济,再克服这些陋习就有了经济杠杆,每月奖罚,评出卫生示范户,集体经济年终分红时有奖有罚,直接和经济效益挂钩。

  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既是旅游资源富集县,又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县。近年来,巴马县在国家旅游局的大力帮扶下,以旅游富民增收为核心,以减少贫困人口为主要任务,以旅游扶贫项目建设为载体,按照“围绕旅游调结构,围绕旅游促发展,围绕旅游抓扶贫”基本思路,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 充分开发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发展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长寿休闲养生产业,使旅游业成为长寿乡人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全县旅游接待人数从2006年的11万人次发展到2013年的263万人次,在创造广西旅游发展史上的“巴马现象”的同时,成功地培育了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巴马特点的旅游扶贫发展之路。

  平安村位于巴马县甲篆镇西北部,地处盘阳河畔,巴凤(巴马县至凤山县)公路旁,距县城28公里,是去往候鸟人群大量聚集地之一的坡月村的必由之路。而且平安村本身就是有名的长寿村,共有7个自然屯,13个村民小组。现有居民694户,2611名村民中,100岁以上的老人有5位,90-99岁的老人有13位,80岁以上老人46位。全村共有壮族、瑶族、汉族等三种民族。有一定的旅游资源禀赋,长期在平安村养生的候鸟人近500人,并呈逐年增长趋势。

  全村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以农业、外出务工、旅游服务为主。2010年,全村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大力发展旅游业。几年中,中脉巴马项目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基础设施硬件建设进一步提高,发展了农家旅馆72家。全村460人参与旅游服务业,近400人从事劳务输出。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

  盘阳河蜿蜒而下,流近平安村村口附近有一个河湾,有一片将近百亩的水稻田区域,四面群山环绕,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视野开阔。

  经过深入谋划,吴志杰认为,这个区域适合做成旅游农业观光园。水田上未来建成木栈道、花卉园,再设计一些亲子游戏区、旅游休憩区,附近还可以开发餐饮、时蔬瓜果和土特产商店、购物区、烧烤区、垂钓区,这样就可以吸引大量游客来此驻足消费。经过村两委商议同意后,平安村向县里申报了这个旅游农业观光园项目计划,并得到了县里350多万的资金支持。吴志杰还通过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找到北京一家知名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请到院长亲自上门,免费专门为这个旅游农业观光园项目做了规划,目前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实施中。

  体现国家旅游局派出“驻村第一书记”的职责担当

  2015年,按中央要求,国家旅游局以主动担当精神,把旅游扶贫攻坚作为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充分发挥旅游业特殊优势,支持国家重点扶贫县2000个扶贫村通过旅游脱贫,并会同国务院扶贫办主动提出“十三五”期间承担全国1200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脱贫的目标任务,占全国7107万贫困人口的17%。

  近年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旅游扶贫工作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012年6月,国家旅游局将该县列为定点扶贫县。同年 12月,国家旅游局下达该县旅游发展基金补助经费200万元,专项用于补助巴马县旅游扶贫规划及平安村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经费开支。完成了儒礼桃花源服务中心的建设、敢烟农家旅馆的立面装修和景区的路灯建设;2013年12月国家旅游局再度下达了旅游发展基金补助经费500万元,专项用于补助巴马旅游综合服务区建设项目(即巴马国际旅游集散中心项目)。

  2014年3月,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率国家旅游局调研组一行8人深入巴马瑶族自治县就旅游产业发展和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工作进行调研,对巴马的旅游发展给予了肯定。

  2015年12月18日,由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巴马论坛--2015 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在南宁开幕。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黄日波、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联合国有关组织和机构代表,东盟国家旅游和卫生(传统医药)官员代表,东盟国家驻中国使领馆、办事处等机构官员代表,东盟国家、港澳台地区旅游及卫生(传统医药)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等3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作为国家旅游局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除了第一书记的职责,吴志杰深知自己还肩负着自己作为国家旅游局一名干部为当地旅游扶贫、乡村旅游发展出谋划策、增砖添瓦的更多一份责任。

  巴马县那社乡大洛村临近巴马著名景区水晶宫景区。为了扶持当地村民脱贫,当地政府相继扶持了27户村民搞农家乐、家庭旅馆,每年每户补助两万五千元。但是在走访中,吴志杰发现,大白天几乎每户都关着门处于停业状态。经过向该村村支书姚秀升了解得知,由于从景区下来吃饭、住宿的游客少,很多户都逐渐不干了,而是去附近停车场干起了卖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的生意。姚秀升自己在村里也开了一家名叫“老村居”的农家乐,但自言生意也不好。面对这一情况,吴志杰鼓励他们要有经营意识,注重宣传自己。不能几天没人来就有畏难情绪,关门大吉。平时把院子打扫干净,农家土菜要做到干净卫生,时间长了有了口碑,导游们自然就带客人下来了。

  “你不能客人一来,打开门,长时间没通风,一股味儿。这样当然引不来客人。”吴志杰向他们出点子,可以印写名片写上手机电话,直接发给导游们,让他们代揽客人。时间一长有了口碑效应,生意自然就红火了。临走时,吴志杰主动向该村村支书姚秀升留了手机,他鼓励老姚,“办法总比困难多,欢迎你到平安村来找我,咱们一起干!”

  吴志杰体会,旅游扶贫要先扶志,更要扶智。只有有了见识,村民们才能真正有信心有志气把旅游脱贫搞好。

  为了聚焦推动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培养乡村旅游带头人是国家旅游局的扶贫工作重点。2014年9月和10月,国家旅游局分3期举办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官培训班,全国21个省(区、市)的850多个贫困村的村长(或村支书)近900人参训。

  2016年国家旅游局将继续开展试点村旅游规划,开展村官集中培训工作。组织全国旅游规划资质单位对560个试点村开展旅游规划公益扶贫行动。分四期培训1200个贫困村的村长(支书)。

  为了让村支书、主任等村两委干部能出外多长见识,吴志杰积极为村里争取名额报名参加国家旅游局全国村官集中培训活动等,外出取经,学本领,开阔视野。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真正做到接地气,深入实际

  从吴志杰所在的平安村到巴马县城,有将近28公里路程,吴志杰每天的交通工具就是公交车。每趟公交车下来山路上要走2个多小时。巴马雨季时间长,驻村以来,吴志杰皮鞋都泡坏了三双。夏天,身材魁梧的他,每天衣服都是汗水湿透,要拧几遍水。

  刚到村里时,由于语言不通,作为“第一书记”的他和村两委成员开会时,他只能坐在书记员的旁边,别人靠听,他靠看。吴志杰回忆当时很着急。大半年来,随着不断深入群众,现在他基本上可以听懂当地方言。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吴志杰深有体会,精准扶贫、旅游扶贫不能理想主义,想当然,必须要深入调研。村里做贫困户申报时,吴志杰村里走了个遍,察实情,摸实底。当他看到村里临街商铺的几户居民也在申请名单里,他走上前去开玩笑,“你们比我都富,还申报啊。”最后这几户居民全都在主动申请放弃申报栏里签了字。

  吴志杰认为,中央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杜绝过去撒胡椒面,扶贫对象“等靠要”的弊端,扶贫不扶懒。比如,有嗜赌等陋习的村民坚决不给。但同时,对村里一户家有两个学生(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及类似这样的困难户酌情给予优先申报。村里扶贫困难户评定完,很多村民都悄悄地当着吴志杰的面对他竖起大拇指,心服口服赞扬他“做得确实公平”。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并不是让你事事都大包大揽,吴志杰认为,对于村里一些家长里短的家庭纠纷不了解情况尽量不发言少发言,要多听取村支书、村主任等村干部的意见,工作中充分尊重所在地村干部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开展好工作。

  为了加强村里的党建工作,鉴于外出务工的党员较多这一实际情况,吴志杰在村支部会上建议,建立上传下达的手机短信制度。对于中央等上级的一些大政方针政策以及村党组织生活会的情况通过短信方式发给每一位党员,让每一位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氛围和温暖。

  平安村村支书黄灵祥说,吴志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不仅深入融入群众,而且能够独当一面,为村里项目、产业发展跑上跑下。在村主任黄斌的眼里,吴志杰不但办事干练果断,为村里发展办了实事,更重要的是为住在大山里的他们带来了各种新观念、新意识。

  黄灵祥认为,吴志杰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派下来对他们基层党建工作、脱贫致富等帮助很大,希望中央能够把这一举措继续下去,让“驻村第一书记”一代一代传下去,延续下去。

  采访中,巴马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赵正勇评价吴志杰:没架子,为人低调,能和领导群众打成一片,很接地气。而且工作上投入,认真负责,有为民情怀。积极为村里旅游发展出点子谋策划,而自己每天几乎都是家常便饭,从不挑剔。

  赵正勇认为,“驻村第一书记”在新时期密切了干群关系,起到了很好的传递沟通作用。吴志杰半年来的工作成绩充分说明了中央这一举措的应时得当,深得人心。赵正勇建议,对那些积极主动为当地百姓办实事做实事的“驻村第一书记”要进行表彰,考核优秀。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7日 15:48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阮玉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