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家好,欢迎走进由共产党员网和求是网联合推出的十九大系列访谈。今天走进访谈室的嘉宾是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党支部副书记,配电抢修一班班长,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张黎明,欢迎您!
主持人:作为十九大代表参会,您内心最大的触动是什么?
张黎明:我现场亲耳聆听了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内心触动最大的是,总书记说到,我们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句话确实说到我们心坎里了,因为我是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蓝领工人,蓝领工人不仅要出力流汗,更要献出我们的智慧,做出更大的贡献。新时代新气象,我们要有新的作为,也想有更大的作为。
主持人: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张黎明:黎明共产党服务队是2007年成立的一支共产党员服务队。第一是从事抢修工作,如高电压故障处理工作,现场的抢修,冒雨期抢修;第二是我们开展的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校园、进医院,这种“五进”的志愿服务工作;第三是作为抢险救灾的第一梯队开展工作,这是三项主要的工作。
在“五进”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我们有进学校的宣传,另一个是解决居民的一些困难的情况。这是我们电力行业分界点之外的,不是电力行业应该处理的一些电力故障,主要针对的是孤残困户,困难群众是以居委会的形式界定。我们与居委会确立共建服务关系以后,居委会掌握的困难户是我们的帮扶对象。困难群众家里发生的电力困难情况,找到我们,我们去进行帮扶,这是三方(服务队-居委会-居民百姓)的工作模式,这种机制搭建了一个平台,供电企业通过志愿服务工作,搭建了电力公司与居民之间的一个连心桥。
主持人:您被队友们称为“红色工匠”,这是为什么呢?
张黎明:在抢修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是电力局维护范围之内的事情。有时可能家里的线路或者开关坏了,或者是掉闸了,他自己不会修理。当我们抢修工人赶上这种事情的时候,看到是孤残病户,我们都会主动去帮忙。后来单位成立了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我担任队长。我们还创新了节能互助邻里的项目。不光是我们自己服务,还创新了一种机制,让居民和我们一块做志愿服务工作。老百姓说我们既会干活,又服务于群众。
主持人:您带动居民来做这件事情,是不是有很多人去响应您?
张黎明:我们创新了模式。我们是跟居委会合作的,把解决黑楼道问题的项目分配到社区居委会,技术上不难,我们采用了一种新型灯泡,免费去帮助群众安装,就有很多人响应我们的工作,很多居民作为志愿者和我们一起安装。可以说我们蓝领工人,不仅要出力流汗,更要献出智慧,做出贡献。
主持人:您可以分享在做配电抢修工作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吗?
张黎明:在参加工作不长的时间,刚是小轻工时,我们去处理事故,当天还下了场大雨,有一根导线断落在稻地里了。抢修车辆离断线地点有两三公里的泥路,开不进去,只能是肩扛着工具和材料,大家一块去抢修。下雨的时候,我们竿子也爬不上去,有的十多米,那时候下雨滑。我们就需要木竿子,八米的木竿子,还有导线、绳子这些工具,需要我们扛着去故障地点处理。我们几个小年轻扛梯子,上面放着工具、材料,一脚泥、一脚水地往里头跑,还总是滑。赶到地点后,那根线断落在稻田里,我们跳进水里干活,立起梯子,把线接上,一点一点紧起来。紧起线的时候,我现在记忆特别犹新,我把那线紧起来,线是铝线,银线一样。我们拿绳子就拉,拉的时候需要抬起头去看线。我抬起头的时候,雨打在脸上、打在胸口,我感觉不到雨水是凉的,是热的。一个可能是我们干得热火朝天,另一个我觉得是团队精神感染我。我最为感触的一句话,就是“工作着是快乐的”。
主持人:您把您之前在配电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写了一本书?
张黎明:《抢修百宝书》。当然也不能叫书,是我抢修经验的小册子。我从事抢修工作已经三十年,把一些小经验、小技巧,收集起来做成小册子。小册子不仅是给职工们用,抢修班组的同事们一起讲,也发给了社区居委会,里头确实有很多小的经验、技巧。
主持人:您公司在创新这一块的独家秘诀是什么?
张黎明:中国国网公司特别注重创新的发展。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工程在咱们工匠手下实现了。有一个特高压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在巴西,还建成了两条特高压的线路,这个可以说是我们“一带一路”的示范工程。滨海公司有“地室坊”三级联动的创新模式,建设创新型企业。“地”指的是创新孵化基地,“室”就是张黎明劳模工作室,“坊”就是每一个班组都有一个工作坊,里头有台钻、台虎钳子等简单的小工具。当时国网公司最注重创新,这是我们创新的土壤,为我们的创新提供一个很好的大环境,运用“网式思维、链式管理、点式突破”原则,着力搭建青创、班创平台,真正让有想法的人更有办法,有见地的人大有天地。黎明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五年的时间取得了130多项专利,我个人有20项专利。举几个例子,第一个是我们从安全考虑的,有安全公开拉合杆,加强了一下,利用杠杆原理使我们分合的开关距离加长了,保证我们的安全距离。另外我们发明了开摘取电压闸,就不用爬竿了,直接在竿子下就可以操作。更换保险的工作,更安全了,也不用其他地方停电,就是给老百姓减少了停电。
最近我们还有一个特别大的项目,可以说在国网公司、天津公司,包括我们天津市委书记都给我们特别重视。“钢铁侠”项目,这可以说是我们在天津公司具体指导下,与高校、施工队、具体生产企业三方,以天津公司为主的项目。用户想用电,必须接入我们的网络,我们带电作业是在十米高的竿子上直接接上。停电接会影响其他用户,不停电就需要人站在斗车上,把线再接上,高空、高危险、加上高强度的劳动。因为要换一身绝缘服,绝缘服是不透气的,所以说一次工作下来,都是一身汗。为了解决这种现状,就是“三高”的情况,我很早就有想法发明一种机器人,代替人上去工作。在现代产学研模式下,我们已经基本研发出第一代“钢铁侠”,在实验室已经基本完成作业了。
我们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不仅要技术创新,还要有科技体制的创新。以企业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制的建设。这个项目正好契合十九大的精神。这个项目既得到天津市委的支持,国网公司的表扬,在天津国网公司的具体指导之下,我想这个项目完全能够成为实践十九大报告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的创新示范项目。
主持人:感谢您接受采访。
张黎明:谢谢。作为一名十九大代表,新时代共产党员、产业工人、国家电网人,一定会当好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表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勤勉担当、锐意进取、争创一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