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春节与中华孝老爱亲文化

浙江省杭州市委党校教授 沈小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17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当看到93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两位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站在代表们中间,总书记拉着他们的手,请两位老人坐到自己身旁来。会见结束后,总书记语重心长对有关部门的同志说,给老道德模范让座,这是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就叫人伦常情。习近平总书记一个自然而然的举动,身体力行中华民族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展现出亲民爱民的崇高风范。

  百善孝为先:中华文化的孝亲传统

  中华文化中自古流淌着“孝老爱亲”和“尊老敬老”的传统。“孝”字,古作“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意思就是强调子女要敬老爱老。东汉许慎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把“孝”解释为对父母双亲的侍奉。

  中华文化一直主张“百善孝为先”,基于血缘亲情而拓展人际关系,主张长幼有序、孝老爱亲、家和万事兴。把“孝”“悌”看成是“仁”之本,而基于“父子”“母子”血缘亲情的“孝”相对于兄弟之情更具有本源性和基础性,在调节社会道德关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更进一步,中华传统孝亲观还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由家族之爱拓展到社会之爱,关爱更多的社会老人和儿童,体现了更大的社会道德关怀。

  中华文化中的孝道内涵非常丰富,概而言之,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要能在物质上赡养父母和老人,使他们安享健康生活,中国古语“养儿防老”,首先就是强调子女要尽到照顾父母老人的义务;二是要在精神上尽可能给予父母与老人更多的安慰,孔子就认为善事父母中最难做到的就是和颜悦色,强调孝道就是“既养且敬”,侍奉父母老人要保持深厚的爱;三是要能传承好家风,立身成才,光大家族,报效国家,这也是对父母和家族更高层面的孝。

  孝亲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中国传统孝道观的经典著作首推《孝经》。《孝经》尽管字数很少,内容也很浅显,但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影响巨大。《孝经》把“孝”看成是“德”之本,从帝王将相到黎民百姓各个阶层的孝行都有明确规定。中华文化还特别强调孝的社会意义,如果一个人为人本分,孝敬父母,友爱兄长,就很少会作乱犯上、肆意妄为。相反,那些不讲孝道的人,往往会破坏规则,不讲忠诚。因此,主张治理国家以道德教化为基础,道德教化以孝行为根本。

  中国传统孝亲文化体现在社会诸多方面,以春节、清明、中秋等为代表的节庆文化凝聚了传统的孝道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美好的集体记忆与价值传承。春节最核心的文化魅力就是家的温暖与亲人的团聚。人们把对“家”“亲人”的爱意倾注于许多礼节、仪式上的表达,而春节无疑是体现中华民族这一价值诉求的一个最重要的节日。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新年后给亲戚拜年,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民间很多习俗中将祭祖推为第一要事,这也是体现孝心的重要礼仪。这些礼仪不仅仅是春节期间的一个习俗,一个举动,也是对长辈和祖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思念。

  回家过年:妈妈的皱纹和爸爸的白发

  很多人还记得,2014年央视春晚的那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朴实细腻、深情震撼,感动了亿万观众,使很多人潸然泪下。《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词是词作者陈曦在为母亲过完60岁生日后,看到母亲“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这种对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的感触,让她一气呵成写出了歌词。“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索契冬奥会期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就提到这首歌。这首歌让我们思考:作为子女,一日一日长大了,但时间也扔在了在外打拼的路上,时间都去哪儿了?是不是应该回家多陪陪父母?

  春节,是一场“行孝”与“探亲”之旅,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回家的浓烈情绪都牵动着人心。前几年的春节前夕,微信朋友圈里热转的一条测试——《回家的诱惑:测测你亏欠爸妈多少》,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春节,回家;这一年,妈妈的皱纹,又多了;爸爸的头发,又白了;你对他们的亏欠,更多了……”很多游子每当读到这条测试文字,鼻子就会有些发酸。“一年中,你有几天陪在父母身边?”“你大概隔多久主动找父母聊一次天?”……每回答一个问题,心里的愧疚之情便更增一分。

  古语讲“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体现中华孝老爱亲文化的佳节,是培育亲情、传播亲情的最好机会。大家团聚在一起叙述一年来对于亲情的感受,工作的收获,体会着家庭的温暖。在外工作的儿女忘不了对父母祖先的孝心敬意,只要父母健在,无论身处何方都要在春节来临之前赶回家看望父母。每年的春运返乡客流,都是这种强烈孝亲感情的见证,路上再多的艰难都抵挡不了家乡温暖的召唤。到了今天,虽然许多过年的仪式人们都慢慢忘记了,但是“过年回家”作为我们民族的一个特有文化密码却一直保持至今,成为国人的记忆。
  曾经有一道残酷的“亲情计算题”在网上被频繁转发,“假如父母再活30年,自己平均每年回家5天,减去外出应酬、睡觉等时间,每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大概只有24小时,30年才不到一个月”。歌曲《常回家看看》曾经响彻大江南北,正是反映了每一个老百姓内心对回到家乡和看望父母的渴求,当父母徐徐老矣,不能再为儿女遮风挡雨时,儿女该用怎样的心和行动去回报父母的恩情?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空留遗憾和惆怅。

  孝老爱亲:从“感动”到“行动”

  春晚小品《老爸我爱你》,曾经引爆了各年龄段儿女心中浓浓的父母亲情。小品《老爸我爱你》之所以能走红,就是因为其所展现和传递的亲情观与人们内心的情感产生了强烈共鸣。父母用最深情的爱抚育儿女成长,儿女常怀感恩之心为父母尽孝,这本是人世间最纯粹最美好的情感。但是由于当前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很多儿女为了学习、工作和个人发展,打破了“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远赴异地求学求职谋生,使得“常回家看看”都成为一种奢望。

  孝老爱亲,不能只有感动,而没有行动。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平凡和感人的故事。全国道德模范刘学举是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柳林乡洪坪村村民。他虽不宽裕,但宽厚仁孝、省吃俭用,赡养包括远亲在内的11位老人,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他和老人从未拌过嘴,从未说过不是。人家每每夸赞他,他总是谦虚地说:“我们屋里老人多,条件差,要说孝敬说不上,不过有一点我做到了,那就是我从来没在老人面前红过脸。”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彭城养老服务中心院长、全国道德模范周长芝,为完成母亲“一定要照顾好那几位孤寡老人”的遗愿,她辞去公职,接管了一家老年公寓,进而又开办了多家养老院,为1000多位老人建设晚年幸福家园,免费收住16位抗战老战士、26位孤寡老人,减免156位老人的费用100多万元。她还先后资助290名贫困学子和28个贫困家庭。周长芝用无私大爱温暖着那些孤困老人和孩子的心。

  2012年,国家有关部门曾共同发布了新版的“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共提出了24条新时代的孝亲标准,简洁易懂,朗朗上口,如强调要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要亲自给父母做饭,要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要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等等。这些行动标准正是对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当代弘扬。尽管现代社会发展与传统社会大不一样,但是中华孝道文化的精神在新时代不应该改变,子女为父母亲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孝老爱亲应该从“感动”化到具体的“行动”。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19日 09:52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王壹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