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基层党建:面对问题才有作为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不少地方的基层组织建设都在进行一些创新,出了不少经验。从现在情况来看,这些创新有些很有价值,但也存在为创新而创新的现象。究竟什么样的基层党建创新才有生命力,那些有价值的案例告诉我们,只有真正面对现实问题,为解决问题的创新才能真正站住脚和受欢迎。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已经很具规模。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有366.3万个党的基层组织,其中,基层党委17.6万个,总支部22.2万个,支部326.5万个。这些基层党组织分布在各个地区、部门和行业中。按党组织所在地方和单位来分,大致可区分为: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国企、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中的基层党组织。同一领域中的基层党组织所面对的环境,人员构成等基本情况相对类似,因此,在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上也趋于相似,便于实行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已有明确表述。同时,不同领域里的基层党组织都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既有共同方面,也有各自突出特点,需要深入分析。

  不同领域里的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共同问题,是那些作为政党的基层组织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也就是管理的问题。如,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合适人员入党,对党员加强教育、培训和管理,提升党员素质和对党的忠诚度,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发挥党组织日常功能,服务党员,培养一支坚强的党务工作队伍,等等。这些共同问题在任何时候都要重视解决,它们是维护基层党组织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但不同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又因面对不同的内外部约束条件,产生了各自需要着重解决的新问题。对一些新兴领域里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建立组织并发挥作用的问题,也即这些年中央强调的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的问题。主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这些新的组织形态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涌现出来的。而对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和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来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仍然是这些基层党组织的主要注意力所在。在这些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中,面临问题和挑战最多最集中的是在农村和社区的基层党组织。因为这两种基层党组织直接深入到农村和社区的基层社会治理中,是一支重要组织力量,作用很大,要解决问题也最多最困难。

  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讲,民主的问题在村民自治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突出显现出来。作为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中的村民一人一票选举村民委员会,使得自治架构中两委之一的村委会相对于村党支部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这是从选举方面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村级事务因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承包地流转、发包,土地征用,村集体经济壮大等,牵涉到的村民整体利益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出现村级治理困境,如广东的乌坎事件,就是因为征地问题引发的。这是从治理方面带来的挑战。无论从选举还是治理两个角度,都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因此,这些年,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回应民主诉求上相对其他领域基层党组织做得更多。比如,村党支部书记和委员的“公推直选”、“两推一选”,都是在努力把更多民意基础引入到基层组织建设中。

  对社区党组织建设来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给社区基层党建也提出了不少新挑战。如:在城市社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等兼具城乡特点的地区,对社区党组织的形态提出了新要求;城区人口快速膨胀,对社区党组织的作用也提出了新要求;城市社区矛盾的多样化,对做好群众工作及化解矛盾提出了新挑战。这些特点综合起来,就是在中国社会转型变化的急剧期,要求重新构造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因此,加强社会建设更加突出,对党的建设也提出了新挑战。在这个背景下,社区基层党的组织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群众,而要融入社会、深入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党对基层群众的领导权。这就要求对新时期社区基层党组织作用和功能作新探索,寻找一种融入社会的模式,体现执政党建设的方向;引入现代的社会管理理念,用网格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实现党组织的全面覆盖,弥补社会公共服务的不足;对共管共治的多元治理模式做一些新探索,强调党组织的主导作用,找到多元共治的实现途径;用党组织力量来充实社区、主导社区,促进社会管理的创新。

  问题多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只要积极面对解决,就是一种可取的态度。当然,问题的出现,暴露了我们很多经验的不足,这是需要总结改进的。不论在农村和社区的基层社会治理中,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出现,都是社会治理出现困境的表现,需要从各个角度加以总结。而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加以总结也不可或缺。

  比如今年的四川什邡和江苏启东事件,两起事件中,从各方来看,无论政府、企业还是群众,都觉得有道理。对政府来说,项目都是严格经过论证和审批,并且也经过了一定的民主决策,环保上也符合国家标准,项目投产将对地方发展有帮助。企业不用说,已经投入不少资金和成本。而对群众来说,更是觉得维护生存环境安全是不能让步的利益。但最终博弈的结果却是没有一方利益增加,甚至都受损,政府权威受损,企业投入受损,群众上街抗争承担了很大风险,形成了一种共输局面。

  现在对这两个事件的总结很多,无论从信息公开、民主决策、群众参与还是其他角度,都很有道理。在笔者看来,两起事件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没有用尽体制内的表达渠道就走到体制外抗争的路子上去。这也反映了我们现在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渠道没有受到群众充分信任,需要在实践操作中重新获取群众信任。体制内表达渠道除人大、政协乃至信访部门外,基层党组织重心最低,如能预先发现问题,起到利益整合表达功能传递群众意见,做一个上下沟通渠道,可能事情会有向好的一面。问题在于,承平无事时,像利益表达渠道的疏通搭建这些事情往往得不到充分重视,所有压力只能以短时间爆炸方式出现,而没有将低频率高强度的高风险不稳定社会压力释放机制,转化为高频率低强度的低风险相对稳定的释放机制上来。基层党组织在此过程中,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这些问题是真正有挑战值得重视的问题。而基层党建,尤其农村与社区基层党的建设,也只有着眼于这些问题进行组织建设和创新,才能真正扎根群众,做出成绩。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2日 08:38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