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融和工作法 为党建泵入不竭动力

——记昆山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陈惠芬(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作为开放型经济重镇,昆山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98%以上,在非公企业搞党建,之前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探路者”陈惠芬,以润物细无声的融和之法,让党建工作深入企业每一个角落,赢得了外商的尊重和员工的拥戴。以其工作经验提炼而成的“陈惠芬融和工作法”,如今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非公党建工作的重要范例,入选中组部编著的指导全国非公党建工作的权威读物《非公企业党建新起点》。而她本人,也接连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融和共赢,破解非公党建难题

  业主难支持、经费难落实、活动难开展……这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2010年8月,“沪电股份”股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昆山首家在大陆上市的台资企业。台籍公司董事长吴礼淦感慨道:“公司业绩好,能在大陆上市,党组织功不可没。现在在沪士,党组织和企业就好比鱼和水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

  沪士电子1992年进驻昆山,是最早一批投资超3000万美元的大型台企。现在,公司在昆山建有7家工厂,投资额也飙升至60亿元。“所谓‘融和’,就是做好服务,既融入企业又融入员工,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搞好非公党建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陈惠芬说。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沪士公司的订单明显减少,生产经营遇到严重困难。此时,党员员工主动向企业高层提出减薪,让资方非常感动,承诺不会辞退任何一个员工。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陈惠芬提出“上四休三”的方案来压缩成本。出于对陈惠芬的信任,员工们都抱着积极的心态,与企业共克时艰,使沪士电子在危机阴霾下迅速逆势反弹。2009年1月,在经济形势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公司仍增发了3个半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当年7月还如期调薪,给了所有员工一个大大的惊喜。

  党员标杆,提升战斗堡垒力量

  当前很多企业都闹“用工荒”,但沪士没有这个问题。有两组数据,似乎可以提供答案:全公司6800名员工中,10年以上的“老沪士”就有2000多名,占比近1/3;公司每人的旅游经费1600元,一年仅员工旅游支出就达1000万之巨。台籍副总经理李明贵表示,沪士的客户包括有思科、华为、诺基亚等“大腕”,生产要求非常高,这就需要一支熟练且稳定的职工队伍。在公司党委的带领下,员工都非常爱岗敬业。

  “有为才有位”,这是陈惠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她响亮地提出了“党员就是标兵”的口号,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胡慧安,沪士电子制造部镀铜生产线的课长,已在沪士干了18年。刚进公司时,不到20岁的胡慧安性格内向,工作也不积极,“当时没有什么理想,就是混日子。陈书记知道后,专门找我谈心,像妈妈一样不厌其烦教导、鼓励我,没有陈书记就没有我的今天。” 渐渐地,胡慧安改变了懒散的作风,努力学习工作,还在陈惠芬的引导下申请入了党。2012年, 胡慧安荣获“首届昆山优秀农民工”称号,今年又获得“江苏省优秀农民工”荣誉并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17年砥砺奋进,沪士党组织已由最初的12名党员发展到现在的200多名党员,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53人,担任中层以上干部42名,分布在各个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94名。2005年公司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2007年获批成立党委,成为昆山8个非公企业党委之一。

  红色方阵,让党旗在外企高高飘扬

  9月24日,陈惠芬受邀前往江阴党校讲课。自2009年苏州市委组织部提出“陈惠芬融和工作法”以来,她已外出宣讲100多场,足迹遍布省内外数十个城市。昆山开发区党群工作部部长朱里萍表示,对于建立党组织和工会,有些外资企业有顾虑,我们就建议去沪士考察。沪士电子台籍总经理吴传彬说,“有台商朋友来问我,建立党组织究竟好不好?我就反问他,你看沪士现在发展得好不好?不夸张地说,有了党组织,我们只要管生产经营,其他都可以交给党组织了。”

  陈惠芬在沪士电子的17年书记经历,正是昆山非公党建工作逐步成形、走向成熟的历程。现在,昆山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总数达20860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35%;1764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应建已建率和党建工作覆盖率动态保持100%。昆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军说,与资方情相融,与员工心相通,与企业利相合,这是“陈惠芬融和工作法”的核心要义。陈惠芬立足外企实际,把党的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员工发展有机融和,实现党建工作在利益共生中得到加强、感情相融中得到支持、文化认同中得到升华。正如中组部调研组去年在昆山调研时所总结的:“沪士的党工工作能开展得如此有声有色,不仅因为昆山为非公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党建氛围,更因为陈惠芬敢做敢当、勇于实践的个人魅力。”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5日 10:39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张学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