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宁吉喆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为深入宣传“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迎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共产党员网整理推出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

   9月29日上午,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北京市委在京举办“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首场报告。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十二五”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和国内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阔步迈进,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人民满意、社会认同、世界瞩目。

  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始终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进程曲折艰难。面对比以往更加复杂混沌的情况,我国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坚持宏观政策稳、微观政策活、社会政策托底,坚持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并重,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充分发挥规划的综合导向作用、投资消费促进政策的关键作用、财政货币政策主要手段的作用,加强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的协调配合,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

  “十二五”前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0%,GDP总量增长到63万亿元。总体上看,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从2001~2007年的年均10.8%,下降到2008~2014年的年均8.8%,速度看起来比以前有所放缓,但这是在很高基数上实现的增长,而且是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的增长。同时,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较,我国仍然处于绝对领跑者地位。危机后,发达国家中美国、日本、德国年均增长分别只有1.1%、0.1%、0.7%,新兴经济体中南非、巴西、俄罗斯、印度分别也只有3.6%、3.0%、1.3%、6.9%。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震荡下跌,股市汇市也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并在不同市场之间共振回馈,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上半年我国依然保持了7%的增长速度,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这充分说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而不是风险源。

  (二)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持续优化,逐步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从要素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转变为在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前提下,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2014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了53.1%。从需求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2014年消费率提高到了51.2%,消费需求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了50.2%。从供给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2014年服务业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了48.9%。从城乡区域结构看,城乡间、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三)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

  “十二五”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跨步增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持续提高,在第一阵营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从经济实力看,2014年我国GDP总量为10.4万亿美元,占全球比例为13.4%,牢牢占据世界第2位。2010年底我国GDP总量刚刚超过日本,而现在已经是日本的两倍多,领先优势十分明显。

  从产业竞争力看,2014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份额上升至25%,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第1制造大国之位;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1位。

  从科技实力看,科技经费投入规模位居世界第2位,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1位。从设施看,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自2009年起超过日本,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自2012年起超过美国,均稳居世界第1 位;4G网络规模、互联网用户规模均位居世界第 1位。从国际竞争力看,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自2013年起稳居世界第1位;双向投资接近平衡,2014年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首次位居世界第1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自2012年起稳居世界第3位,与美国、日本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人民福祉大幅增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增长建立在就业基本稳定、收入同步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健全以基本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民生保障制度,多措并举增投入、补短板、兜底线、织密网,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稳定在70%以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一)城乡就业形势稳定

  李克强总理曾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完善了新时期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通过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等措施,使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质量逐步提高。

  城乡就业比较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1%左右。截至今年8月,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6071万人,“十二五”规划新增就业4500万人的目标已提前实现。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劳动合同制度全面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稳步推进。

  (二)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十二五”以来,我国通过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制度,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调整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结构和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十二五”前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5%,快于8.0%的GDP增速,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9%、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1%;全社会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低收入群体收入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2.75倍,基尼系数缩小到0.469。

  (三)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

  通过增加居民消费品供给,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十二五”以来,居民养老得到改善,养老服务机构增加到3.3万个。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降低,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7.7%。

  居民旅游大幅增多,2014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6亿人次,比2010年接近翻一番,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房车营地、邮轮游艇等新型旅游业态层出不穷。居民文化生活得到改善,2014年我国电影生产居世界第3位,电视剧产量居世界第1位,图书出版增加到45万种。今年上半年,居民交通通信、文化娱乐支出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3%、14.8%。

  (四)基本公共服务继续强化

  “十二五”的一个创新,是首次制定实施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明确了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残疾人服务等9领域44类80项服务项目。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由各级财政予以重点保障或兜底提供,人民群众上学、就医、享受文化生活等基本生存与发展权利得到维护。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能力增强,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健全,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广播电视村村通、国家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县级公共图书馆2712个、文化馆29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4万个、村文化室35.6万个,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和纪念馆达到2780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提高到70元/月;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框架全面建成,3项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推开;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大幅增加,覆盖面快速提高。

  (五)社会治理能力得到增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社会管理新模式,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实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得到加强,社区服务机构数量大幅增加。社会组织功能和作用得到更广泛发挥,社会组织数量达到50.6万个。互联网普及和新媒体发展使信息获取和意见表达更为便捷,社会交互影响力增强。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健全,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明显加大。

  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新兴产业加快成长

  现代产业体系是保证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基础。“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场倒逼和政策引领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产业重大结构性问题得到改善,新的增长动能逐步形成,新旧动力有序转换,长期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我们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长期持续加大财政投入,2014年粮食产量达到1.2万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万亿斤以上,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个“11连增”;今年夏粮增收,全年有望实现“12连增”。强化水利灌排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4亿亩、占比超过52%,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提高。

  农业科技创新和机械化步伐加快,主要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1%。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家庭农场超过87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128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万家,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比例超过45%,家庭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制造业是国家间经济角力和竞争的主战场,彰显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近年来,我们一手抓淘汰落后,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一手抓转型升级,改善品质质量,取得了良好成效。“十二五”前4年,累计淘汰钢铁落后产能7700万吨、水泥6亿吨、电解铝169万吨,提前1年完成了“十二五”任务。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制造开始兴起,成为制造业的新生力量。2014年,随着政府各项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在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等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的传统制造业中,利用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掀起了一场“机器换人”的浪潮,不但节约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贡献率,还提升了产品质量。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企业脱颖而出,带动了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水平提高,拉动了产业整体素质提升。顺应世界产业发展潮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制定“中国制造2025”和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力求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三)服务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服务业取得大发展,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8.2%,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49.5%,自2012年起超过二产,成为经济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在企业越来越依靠服务维持市场地位、产业越来越趋向服务引领制造的新趋势下,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商务咨询、服务外包、人才服务和品牌培育等产业规模壮大。生活性服务业得到创新发展,以互联网为牵引的电子商务、产品定制和第三方支付迅速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356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0.63%,家庭服务、旅游服务、养老服务快速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有所改善。

  (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由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催生的新兴产业大量涌现,经济新增长点生机显现、千枝展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14.8%。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35%。尤其是,一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中兴、华为、海尔、联想等大型企业成为行业内的国际领军企业,基因工程、医疗器械、超材料、卫星导航、无人机等行业的一大批中小企业也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依托丰富的海洋生物、能源和矿产资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海洋生产总值相当于GDP的比例提高到9.4%。

  四、科教人才作用彰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健全教育体系培养人才,以打造人才队伍支撑创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有机衔接,促进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

  (一)“双创”扶持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催生发展新动力的源泉,是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针对创业者面临的准入限制、资金需求、市场信息、技术支撑等瓶颈问题,初步建立了“双创”扶持政策体系,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双创”支撑平台快速发展,群众智慧和创造力得到激发,市场主体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速度加快。据调查,今年新毕业大学生创业比例同比增长1倍,占全国逾千万网络创业群体的比例达到60%;2014年的40万留学归国人员中,有15%左右选择了自主创业。依托我国互联网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活跃的互联网经济,以及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快速成长的互联网骨干企业,各行各业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双创”活动迅猛发展。

  (二)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发展内生动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为创新营造了良好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科技创新投入大幅增长,2014年R&D经费投入达到1.3万亿元,占GDP比例达到2.09%;企业投入占比接近80%,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成果产出规模持续扩大,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85件,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填补多项重大产品和装备空白,特别是超级计算、探月工程、卫星应用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9天前,长征六号新型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改写了2008年印度一箭10星的亚洲纪录,标志着中国掌握的多星发射技术仅次于美俄。制约创新的瓶颈被进一步破解,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科研基础设施开放等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部分区域启动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三)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高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几年来,教育投入大幅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持续提高,自2012年起稳定在4%以上,实现了“十二五”目标。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2.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6.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规模日益扩大。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成效,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2014年资助学生8544万人次;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就近入学政策,“择校热”得到遏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比例超过80%,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省份达到28个,今年惠及了8万名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政策范围继续扩大;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大为改善。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民办学校(教育机构)增加到15.5万所,在校学生数达到4302万人,占比达到23%。

  (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理念,同步强化培养人才和吸引人才,最大程度地释放人才红利。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数量大幅增长,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的力度加大。人力资源质量快速提升,每年新毕业大学生超过700万人,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人才观更加全面,能工巧匠等技能型人才地位日益凸显,唯学历论的观念逐步破除,行行出状元的观念逐步树立。人才使用更加合理、流动更加顺畅,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逐渐增强。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健全,保障人才以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

  五、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支撑保障更加有力

  现代基础设施是附着于国土空间的公共连接渠道,是形成全国统一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保障,支撑引领着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和产业布局。“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适度超前、整体最优的一体化现代基础设施网络,适应并引领人口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开发,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完善

  水利、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规模进一步扩大,网络化程度提高。铁路营业里程从2010年的8.6万公里增加到12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从0.75万公里增加到1.9万公里,占全球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里程达到3300公里,拥有运营线路的城市达到25个。公路网总里程从398万公里增加到45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7.4万公里增加到12.3万公里。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达到1.4万公里,沿海港口深水泊位达到2225个,长江成为世界上水运最为繁忙的河流。民航运输机场达到213个,航线达到3458条。

  (二)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统筹布局新一代信息网络设施。通宽带乡镇比例已经达到100%。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5个城市启动云计算试点,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应用设施能力大为增强。国家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库建设稳步推进,人口库初步实现公安部等6部门的13项人口信息的共享,安全生产、健康保障、社会信用等一批跨部门共建共享的信息系统启动建设。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外网横向连接了118个中央单位和14.4万个地方单位,纵向基本覆盖了中央、省、地、县4级,基于外网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社会保障等业务应用系统达到5000多项。

  (三)水利设施建设全面提速

  全面推进水利设施建设,防洪和供水用水能力大幅增强。开工建设84项重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中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陕西引汉济渭等工程加快实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继续推进,防洪体系和水资源配置格局不断完善,新增供水能力380亿立方米。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和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四)能源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

  同步推进能源生产基地和能源输送网络建设。大型煤炭煤电基地建设有序推进,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比例超过91%。石油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原油产量达到2.1亿吨,炼油能力达到7亿吨/年,石油战略储备能力达到1240万吨、商业储备能力达到4200万吨。天然气产量较快增长,达到1302亿立方米。核电安全高效发展,在运在建核电装机达到5916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常规水电装机达到2.8亿千瓦,风电并网容量达到9581万千瓦,光伏发电并网容量达到2652万千瓦。能源输送网络日臻完善,油气管道总长度达到11.2万公里。

  六、城乡统筹发展深入推进,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取得积极进展,向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愿景稳步迈进。

  (一)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

  新型城镇化是消费需求的倍增器、投资需求的加速器,是稳增长与调结构的黄金结合点。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后,我国围绕与新型城镇化相关的人、地、钱等多个领域,出台了一批重大政策文件,启动了2个省和62个城市(镇)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镇化进入速度与质量同步提升的新阶段。今年,围绕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重点实施了“一融双新”工程,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新生中小城市培育、新型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每年有2000多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201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8%,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形成。城镇化布局与形态不断优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3大城市群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成渝、长江中游等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长三角城市群以2.2%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1%的人口,创造了19.9%的GDP;成渝城市群以1.9%的国土面积,集聚了6.6%的人口,创造了5.9%的GDP。城市更加和谐宜居,城市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气地下管网和防洪涝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稳步增强。

  (二)美丽乡村建设稳步展开

  我国人口规模庞大,即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还将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几年来,我们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的方式,3亿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公路网络继续完善,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92万公里。农村商贸流通体系逐步健全,面向农村的大型流通企业增多,农村商品零售、餐饮及其他生活服务网点大量增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所强化,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有序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供电能力和可靠性提高,城乡用电同网同价逐步推进。同时,我们持续提升乡村规划水平,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使农民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在提升自然村落功能基础上,保护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居,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得到保持。

  (三)城乡一体化水平提升

  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几年来,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同工同酬制度逐步落实;城乡统一的金融市场逐步完善,村镇银行等主要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数量大幅增加。城乡规划一体化取得进展,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更为合理。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迅速推进,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逐步推行,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更为通畅。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稳步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有所改善。

  七、区域协调发展有序推进,空间开发格局更加合理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三大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区域协调协同发展。

  (一)区域“四大板块”政策体系逐步健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继续实施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为主要内涵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中西部地区涌现出一批新的增长极,特别是长江中游、成渝、中原等地区,正在成为引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呈现先行一步态势,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9%,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对全国经济平稳运行形成有力支撑。面对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持续下行的困难状况,支持东北地区振兴力度加大,在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的同时,实施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资国企改革、面向东北亚开放、扶持创新创业等措施,努力打造东北地区竞争新优势。

  (二)“三大战略”引领作用日益明显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目前,相关规划已在陆续出台,政策也在逐步落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人文相通,正在带动国内相关地区的经济增长。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启动一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示范项目,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快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有序进行。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编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支撑作用凸显,上中下游要素流动性增强、产业分工协作更为紧密,实现长江经济带12个海关通关一体化。

  (三)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步伐加快

  实施支持西藏、新疆、宁夏、广西、内蒙古、青海等省藏区、甘肃、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以及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形成全方位对口支援新格局,有力促进了这些地区加快发展。民族8省区、580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以及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四)区域发展差距稳步缩小

  遵循市场规律引导产业跨区域梯度转移,依托政府力量强化发展滞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区域发展差距正在稳步缩小。在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压力和供应链重构的作用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其他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快速壮大,经济增长极呈现从南到北、由东至西转移的态势,经济版图从传统3大引擎牵引向多极支撑转变,2013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GDP倍差缩小到1:0.57:0.55:0.79,区域相对差距逐步缩小、绝对差距扩大放缓。政府对发展滞后地区的投入力度加大,社会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的80%以上投向中西部地区,2013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倍差缩小到1:0.54:0.75:0.24,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开始缩小。

  八、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一)生态文明理念广泛树立

  资源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紧的约束、最矮的短板,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退不得的紧迫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出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方案,形成改革和政策组合拳。这使全社会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发展建立在资源能支撑、环境能容纳、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上,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局限于种草种树、末端治理,而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与生产力布局、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紧密相关,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是一场全方位的绿色变革。

  (二)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能源、水、土地、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十二五”前4年,我国实行能源资源总量强度双控制,发布7批重大节能技术推广目录,以年均4.3%的能耗增速、0.8%的水耗增速支撑了GDP年均8.0%的增长,单位GDP能耗、水耗分别累计下降13.4%和24.3%,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步下降。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矿产、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再制造等试点效应明显,矿产资源回收率达到40%,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达到4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2%,大中城市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超过7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我国同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广东等42个省市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在北京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55个产业园区开展园区试点,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15.8%。

  (三)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

  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持续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综合治理,实施空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质量得到初步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力控制,实施脱硫、脱硝改造的燃煤发电机组占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比例分别达到95%、82%,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累计下降10.1%、9.8%、12.9%、8.6%。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92%,具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的县城比例达到85%以上。水体质量改善明显,在97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63%,劣Ⅴ类比例降低到9.2%。空气污染治理初见成效,在首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74个城市中,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今年上半年又同比下降17%,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呈现持续好转趋势。

  (四)生态保护修复进展明显

  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各类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管理,加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生态脆弱流域、河湖、湿地、草原的生态保护修复。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东北黑土地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十二五”前4年,植树造林种草力度加大,1.08亿公顷天然林得到有效管护,造林面积达到2372万公顷、退耕还林面积达到1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3%,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51亿立方米,草原植被综合盖度提高到53.6%,43%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岩溶石漠化、青海三江源、西藏等重点地区的生态综合治理,年均减少沙化土地面积1717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1600平方公里,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平方公里。

  九、体制改革亮点纷呈,市场活力大幅增强

  改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十二五”以来,我国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举措,行政、财税、金融、价格、投资、国企、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后,一批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改革方案相继出台,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一些多年想改未改的重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了大量制度红利。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传导作用,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各有千秋,但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各扬所长、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十二五”以来,一方面,从更大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另一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

  (一)简政放权力度空前

  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只有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才能使市场主体迸发活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几年来,我们逐步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公开,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投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中央层面投资核准事项精简了76%;企业投资项目实行网上并联核准,彻底取消了银行贷款承诺、电网接入意见、铁路专用线接轨意见等18项前置手续,全面取消除特殊需要并有法律依据外的强制性中介服务;95%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98%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改为网上备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商事制度改革极大增进了经济活跃度,“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工商登记前置审批项目减少了85%,“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积极推进,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正在建立,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正在形成,为经济孕育了新的起飞“风口”,助推了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日增1万户。

  (二)市场决定价格作用更加明显

  建立更加灵敏地反映成本和市场供求变化的价格机制。放宽政府对价格的管控,政府定价项目减少了80%,政府定价的商品服务销售额占比不到3%;放开了绝大部分药品、电信资费、非公立医疗机构服务等60多项商品和服务价格;将铁路货物运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允许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限。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朝着市场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实现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并轨,放开大用户直供气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天然气占比提高到40%;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在11个省份的48个城市实施,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在26个省份的270个城市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在27个省的80个县启动。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继续完善,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启动。

  (三)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参与国企改制重组。继续推进国有资本调整重组,铁路机车、核电、电信领域国企和相关业务重组完成,中央企业从122家调整为110家。铁路行业实现政企分开,电网主辅分离改革完成。启动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42家民营企业获准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在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

  (四)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将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等11项政府性基金转列为一般公共预算。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提高到57.6%,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数量大幅压缩到100个左右。自2012年起,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铁路运输、邮政服务业、电信业先后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累计减税3746亿元。实施进口暂定关税税率的商品范围扩大、平均税率降低,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范围进一步扩大。

  (五)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大步伐,自2013年起全面放开除个人住房贷款外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完成贷款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扩大至存款基准利率的1.5倍,放开金融机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逐步发挥决定性作用,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资本市场建设得到强化,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允许发行人根据市场情况自主选择发行时间,取消对新股发行价格的行政指导,推进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发行制度建设;债券市场在规范创新中不断发展,直接融资比重显著提高。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数量快速增加。

  十、对外开放向纵深拓展,外向型经济水平提升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打造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努力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把“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开放的总抓手和新引擎,助推了我国外向型经济水平稳步提升。

  (一)对外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稳定出口、增加进口,努力保持我国的国际市场份额。货物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先后超过了德国、美国,2013年开始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达到4.3万亿美元。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明显提升,初级产品出口额占比下降到4.8%。贸易主体格局更趋合理,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比下降到46.5%,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比提高到36.4%。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发展,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604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到2222亿美元,知识产权使用费、建筑、文化和娱乐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大幅度增长。

  (二)对外资的吸引力持续保持

  坚持“3个不会变”: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首次位居世界第1位。外商投资结构逐渐优化,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超过63%,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计算机应用、金融服务等行业利用外资规模较快增长;中西部地区承接外资产业转移能力增强,利用外资额达到216亿美元,占比提高到18%。今年前8个月,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数同比增长10.7%,终止投资的企业数同比下降22.4%,这“一升一降”表明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三)资产进一步全球化配置

  我国资产全球化配置速度加快,国内资源短缺得到有效弥补,境外盈利能力得到增强。2011~2015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4466亿美元,对外投资存量达到8826亿美元;境外企业数量达到3万家,实现盈利和持平的企业占比达到77%。关键领域对外投资成效显著,国内企业参与了一大批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项目,不仅增加了我国在境外的矿产资源储量和供应能力,弥补了国内矿产资源供应不足,而且为获得境外油气资源和先进勘探开发技术开辟了新途径;制造业企业通过境外投资设厂构建国际营销网络,通过境外专利并购获得行业领先技术;开展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跨国农业并购,在50多个国家购买租用土地,种植大豆、玉米、小麦、橡胶等农作物。李克强总理曾说,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形成优进优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几年来,通过投资建厂、建设基础设施、产业聚集区等多种方式,积极与相关国家开展产能合作,合作国数量达到17个,形成了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产业链。走出去政策服务体系得到健全,除涉及敏感国家(地区)、敏感行业的项目外,境外投资项目一律取消核准、实行备案管理,国内企业赴境外投资更为便利。

  从现在情况看,我国“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实施进展顺利,完全可以圆满收官,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跃上新台阶。这些辉煌的发展成就,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了极为牢固和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依然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凝神聚力、开拓创新,编制好、实施好“十三五”规划,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确保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燕妮 根据央视网《“十二五”系列报告会·经济改革发展成就》文字实录编辑整理)

  延伸阅读

  “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首场报告举行 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0日 02:58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