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共产党员手机报》20181121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11月21日 星期三
  农历十月十四

  【本期导读】
  >习近平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举行会谈
  >甘为历史的铺路人
  >盯住关键时刻的表现
  >点亮大地的“网”
  >与时间赛跑 为生命造福

  【要闻简报】
  >国家主席习近平20日抵达马尼拉,开始对菲律宾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在马尼拉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举行会谈;同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30周年。

  >20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李克强同志监誓。宣誓后,李克强要求大家忠于宪法,依法履职,实干担当,清廉自守,勤勉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9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法国国务部长兼生态转型与团结部长德吕吉。

  【时政快讯】
  >近日,财政部向地方提前下达2019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1318亿元,约占2018年预算执行数的90%。

  >国家发改委20日表示,将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构建以成本为基础、以效率为导向的现代化政府价格管理体系。

  【国际掠影】
  >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说,针对美国打算退出《中导条约》一事,俄罗斯势必采取报复举措。

  >美国政府知情人士19日披露,美方正考虑把委内瑞拉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一旦扣上这顶帽子,美国可以限制对委内瑞拉人道主义援助,在金融和经济领域进一步施压。

  【习近平论述摘编】
  习近平谈改革(二十三)
  ----------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只要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摘自习近平2018年11月13日在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手机短评】
  甘为历史的铺路人
  ----------
  “城市建设不能翻烧饼”“领导干部不可急功近利”“基层干部要发挥好螺丝钉的作用”……近年来,关于如何有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讨论,时常见诸报端。现实中,面对个人考核、升迁、利益等变量,怎样树立正确政绩观、作出无愧于心的决策,是摆在党员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这启示我们,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无数人携手努力、共同奋斗,都离不开一定时间的积累。事实上,也只有在反复淬火中铸就的功勋,才真正堪称伟业。甘为历史的铺路人,拒绝急功近利,也是一种境界。对领导干部来说,珍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目光高远、顺势而为,才能拓展人生的格局,成就辉煌的事业。功成不必在我,因为功成仰赖于时间的沉淀,而个体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功成必定有我,因为每一个人的平凡坚守与点滴付出,终将汇聚成灿烂的星河。淡化个人得失的考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甘当一颗螺丝钉,这样的领导干部,不会被历史忘记,更将被后来者铭记。

  【责任大家谈】
  盯住关键时刻的表现
  ----------
  南宋名臣虞允文,身为文官,在采石矶大战前并没有真正统领过军队。但当金军势如破竹,攻陷扬州和和州,准备给偏安一隅的南宋最后一击时,虞允文力排众议、积极备战,与金国大战于采石矶,让南宋转危为安。人们常说,“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重大关头、关键时刻,最是考验人。只有经受住考验,才能较快成长起来。当前,“知事识人”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环节。检验一名干部的政治素质、能力担当,关键时刻是重要契机。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发展时期,“危难时刻挺在前”始终是检验党员干部“成色”的关键。对党员干部而言,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干得成事,不仅需要自身过硬、敢想会干,更需要做到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在同步小康中带好头、作表率,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考准识别干部,要特别注重关键时刻,紧盯党员干部在处理突发事件、办理重大案件中的表现;紧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中的表现,把敢作为、善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庆祝改革开发40年】
  点亮大地的“网”
  ----------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在支撑国民经济年均增速9.5%的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同步书写下自身的发展奇迹。1981年,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河南平顶山至湖北武昌输变电工程竣工;1989年,第一条±500千伏葛沪直流输电线路将四川与上海联系到一起,拉开了跨区联网的序幕;1996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4亿千瓦,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跃居世界第二位……进入新世纪以后,发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电网大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足日益突出。发展特高压电网的战略思想应运而生。2009年,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输电工程”正式投入生产运行,成为世界上首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特高压线路。2010年7月8日,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直流特高压工程投入运行。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掌握交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国家。从此,一条条特高压银线巨龙般腾空而起,穿过高山大河,延伸向祖国的四面八方。经过多年发展,2017年底,我国装机容量达到17.77亿千瓦,发电量64171亿千瓦时,人均发电装机容量1.28千瓦,分别是1978年的31倍、25倍、21倍。纵横的电网,点亮中华大地,让乡村有了生机,让城镇增了活力,让戈壁萌发春意。中国电力整体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开启了向世界人民贡献能源发展的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与中国智慧的新时代。

  【励志故事】
  与时间赛跑 为生命造福
  ----------
  丹参多酚酸盐,是一种创新中药,临床使用证明,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其领衔研发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逸平,却是一个与病魔“鏖战”了25年的病人。1993年,30岁的王逸平被确诊患有克罗恩病,这是一种原因不明、尚无根治办法的肠道免疫疾病,患病者的身体只会不断恶化。为了“做出全球医生首选的处方药”这个梦想,王逸平开始和时间赛跑,带领团队研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药。新药研发,失败总是比成功多,王逸平始终坚持“再战一回合”。他反复告诉学生们,未来会遇到困难,人生会经历低谷,关键是要坚持,从事新药研发,必须要有“再战一回合”的信念,这样的人是不会被打垮的。历经十余年的一次次推倒重来、反复确认,王逸平团队将安全、有效落于每一期临床试验中,最终创造性地以丹参乙酸镁为质量控制标准,研发出了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迄今为止,该药已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2000多万心血管疾病患者受益,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在做出丹参多酚酸盐的同时,王逸平还主持了抗心律失常的一类新药“硫酸舒欣啶”的药理研究,构建了完整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和体系,为全国药物研发企业完成了50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2018年4月11日,为新药研发鞠躬尽瘁的王逸平,在办公室溘然长逝,年仅55岁。11月16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王逸平同志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智海拾贝】
  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们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普列姆昌德(印度)

  【图片报道】
  智能图书馆里扫码借书忙
  ----------
  近日,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中部片区的中新友好图书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图书馆内设有多媒体服务区、动漫体验区、创客空间、“印象-生态城”档案展厅等新场景,读者可免费体验虚拟VR、电子书法、积木交通、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图书馆APP实现了扫码借书,还可以用微信、支付宝二维码、刷脸等方式借还图书,自助查询系统可显示所借图书具体定位及导航路线。(下图)

  【温馨提示】您好!欢迎您对共产党员手机报提出宝贵意见,请发送手机短信至12371,或拨打010-12371中央组织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或登录www。12371。cn共产党员网。接收本手机报免费。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1日 16:10 来源:共产党员手机报 编辑:杨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