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亲民爱民方有鱼水情深——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系列述评之一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亲民爱民方有鱼水情深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系列述评之一

  编者按

  焦裕禄逝世已50年了,然而他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仍时时鼓舞和激励着我们。

  习近平同志将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焦裕禄精神之所以能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不过时,是因为其充分体现了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和期盼。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我省扎实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进党的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促进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很强的针对性。本报从今日起将连续刊发“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系列述评”,让我们和广大读者一起,共同传递这生生不息的精神圣火。

  风雪铺天盖地而来。在兰考县梁孙庄,焦裕禄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着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他一进屋,就坐在老大爷的床头问寒问饥。老大爷问你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

  这是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的一个片段。很多读者在数十年后仍能清晰地记得这个细节,还有焦裕禄掷地有声的那句话——

  “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

  亲民爱民,正是焦裕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公仆本色。

  “我是谁”——一心为民中锻造公仆本色

  走在兰考县城关镇西街社区的街道上,大伙儿遇到派出所副所长刘爱民总会跟他亲热地打招呼。当了十年的社区片警,百姓们习惯了谁家里有难事就找他。

  十年中,辖区4000多名居民的家庭情况都在刘爱民心里。他绘制了所有1244户居民的房屋图纸,以便一旦发生火情,能第一时间准确搜救。他十年如一日照顾一位如今已102岁的孤寡老人的生活起居,帮邻里排解矛盾纠纷,尽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他说:“别看都是些小事,老百姓就是从小事中看我们干部的!”

  和很多兰考人一样,刘爱民也是听着焦裕禄的故事成长的。在这个豪爽的汉子看来,自己离焦裕禄精神的标杆还差得很远,他努力践行的,就是从平日里服务群众着手,一点点地,向那个标杆靠拢。

  不仅仅是兰考,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河南的许多党员干部都在以焦裕禄精神为标尺,丈量着自己的行为与为民服务的距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正因为焦裕禄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他才能始终做到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彦森说。

  用焦裕禄这样的典范作标尺“丈量”不容易。一步步缩短距离、向标尺靠拢的过程,是对一个党员干部先进性、纯洁性和公仆意识的严格锻造。

  这样的“丈量”又是必要甚至急切的。它的背后,是人民群众渴望更多焦裕禄式好干部的殷殷期盼,是我们党从严治党、改进作风的现实需要和时代呼唤。

  心中有为民情怀,行动才有公仆本色。有的党员干部感叹:像焦裕禄那样一心为民,首先要摆正自己和群众的位置,想明白“我是谁”!

  “依靠谁”——扎根于民中学习群众观点

  还记得焦裕禄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的故事吗?当年焦裕禄治理“三害”的办法,就是通过找农民群众了解情况、实地考察试验总结出来的。焦裕禄亲民爱民的一个集中体现,是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

  历经50余年风雨沧桑越发枝繁叶茂的“焦桐”,正是扎根于民、生生不息的焦裕禄精神的典型象征。

  “拜群众为师”,兰考县仪封乡胡寨村的大学生村官温振有着切身的体会。2008年进村伊始,村民们都不认可这位刚毕业的年轻人:“一个连水泵都不会接的城里娃能做成啥?”“不懂就学吧。”温振跑前跑后“缠”着村里的老把式教农活,挨家挨户访察村情民意,俯下身子虚心向村民求教、当小学生。

  如今,这位曾经的城里娃成了种植大棚蔬菜的能手、村里老少服气的“领头人”。胡寨村则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基地,每年为村民增收150多万元。

  “有的干部困惑、委屈,觉得新时期群众工作难做。我却觉得,他们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为什么一些干部文化素质高了,却不会讲老百姓听得懂的话了?为什么现在交通便捷了、通讯发达了,一些党员干部与群众联系却少了、交心却难了?”郭彦森觉得,对照焦裕禄的亲民爱民“照镜子”,一些“四风”现象很容易就现了形:反仆为官、衙门作风、脱离群众、不接地气……

  在我省扎实起步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解决“四风”突出问题、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作为重点任务。而切实改进党的作风,推掉隔在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那堵“墙”,首要的是站稳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观点。

  从去年4月起,安阳市以转作风、听民声、解难题、促发展、维稳定为主题,开展为期8个月的“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不少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接了地气有了底气赢了人气,深切感受到,“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

  “为了谁”——造福人民中践行爱民情怀

  1962年冬天,焦裕禄来到“三害”严重的兰考时,立志要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让百姓不再因为灾荒背井离乡。

  他说,改变灾区面貌领导要带头,“干部不领,水牛掉井。”他说,“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与民同忧,为民解愁——时至今日,焦裕禄精神仍然是我们服务群众、造福人民的强大精神动力与源泉。

  “常怀爱民之心,多谋利民之事”,正在成为我省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践行焦裕禄精神的生动实践、大兴服务群众之风的自觉行动:为百姓甘愿吃亏的好干部李连成;愿为群众做一辈子好事的民警陈艳芳;饮水思源、致富不忘回报乡亲的村官裴春亮;和百姓心贴心的好法官朱正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后,中原大地党员干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更是热潮涌动。

  石立峰是省委政法委一名正团级军转干部,2010年7月被选派到省级贫困村——禹州市浅井镇梁冲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3年多来,在他这个“班长”的带领下,这个贫困村焕然一新:村里的土路全变成了水泥路,用电难解决了,农民增收了,“脏、乱、差”的村容村貌变样了。村民对他的称呼也从“石处长”变成了亲切的“老石”。他感叹:“你把群众冷暖放心上,群众就把你当亲人!”

  石立峰是全省80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中的普通一员。“修路、脱贫、改善居住环境”,这是大多数贫困村热切期盼的三件事,很多驻村第一书记就在这种造福群众的身体力行中得到了基层干部和广大百姓的衷心拥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我省正在爬坡过坎、转型攻坚、蓄势崛起,大事多、任务重,考验着干部作风是否过硬;改善一亿人的民生千头万绪、任重道远,检验着我们执政为民的信念与能力。

  在焦裕禄亲民爱民的“明镜”面前,全省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带领亿万群众实现富民强省的征程中,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永远铭记焦裕禄50余年前那响彻时空的回答:“我是人民的儿子!”

  延伸阅读:

  亲民爱民方有鱼水情深——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系列述评之一

  艰苦奋斗事业成功之本——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系列述评之二

  科学求实务实发展之基——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系列述评之三

  迎难而上通达梦想之路——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系列述评之四

  无私奉献 党性党风之魂——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系列述评之五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0日 08:07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刘佳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