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一部弘扬李林森精神的精品力作——《雨中的树》在京首映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专家点评】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理论家仲呈祥认为,《雨中的树》是“英模片里的历史哲学电影,具有超越一般英模题材影片的立意与追求”,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电影的创作类型中具有很高的境界,是一部“为了明天站在今天再现昨天的好作品”,影片名副其实的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通向了美的审美境界,是一部真善美统一的好影片。

  著名电影学者、批评家王人殷说,《雨中的树》立足于人性表达,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成功塑造了银幕形象,以别具一格的切入角度超越概念化的平铺直叙,实现了个性化、审美化的主题表达,把主流价值转化成了生动感人的段落、细节、情节和众多有生活质感的影像。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认为,《雨中的树》开创了英模片的新类型,现实时空和孩子灵魂追寻两个时空的巧妙穿插,给影片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具有交响乐气质的诗意化叙事风格。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长、著名电影评论家章柏青认为,《雨中的树》实现了与当下观众的情感对接,通过主人公李林森儿子的视角超越时空与英雄父亲对话,既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又使得影片富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原主任、著名电影评论家高尔纯认为,影片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展现了李林森身上谦和、善良、容忍的高尚品格,主人公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伴随着情感的灌注一步步高大起来,不断地拨动观众心弦。

  著名电影理论家、评论家李梦学认为,影片创作人员对李林森生平事迹的深入研究,对人民生活常态的深刻体会和准确把握,使影片突破了以往主旋律电影创作的桎梏,为观众呈现了一位充满人性光辉、在平凡中孕育伟大、在日常琐事中践行真理的当代英雄形象。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许柏林认为,影片对现实生活的体味和表达、对人民群众内心世界的关注和体现,使影片充满了贴近生活的时代气息,更易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观众感言】

  在感动中前行

  《雨中的树》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了李林森的平凡与伟大。无论是抗洪救灾时的身先士卒,还是甘于清贫、淡泊名利,乃至在身患绝症时仍继续拼搏,李林森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的片段和细节,充分展现了新时期组工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崇高价值追求。

  作为一名80后的年轻党员,我一定要把这可贵的精神延续,将这份感悟化为行动,从平凡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践行,学会把根脉深植在脚下的热土,成为不怕风雨的“大树”,学会将汗水浇灌在基层平凡的事业中,成为不畏艰难的勇者。

  土里扎根 雨中生长

  《雨中的树》浓缩了李林森不平凡的工作经历,他那时刻心系基层干部群众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不停蹄地跑遍所有乡镇村落,摸清基层干部群众情况;换届选举中,大胆创新实施“四评村官”模式,让基层焕发出活力。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高度负责、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高尚品质。

  在雨中生长,磨砺铸就辉煌。李林森给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组工干部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每位组工干部都当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组织原则,坚守职业操守,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真正像李林森一样土里扎根,雨中生长。

  感悟那份最坚强的党性

  影片《雨中的树》,让我们重新走进了李林森的内心世界,感悟那份最坚强的党性。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在什么时候最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呢?那就是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做一棵为他们遮挡风雨的“大树”。面对洪涝灾害的肆虐,李林森同志挺身而出,冲在最前头,带领群众攻坚克难,保住了美好的家园,也让党旗焕发出了最鲜艳的红色;面对群众的疾苦,他俯下身子,问寒问暖,用一颗儿女的心来对待群众这个衣食父母,群众也给予了他最高的褒奖。李林森,你是我们组工干部的骄傲。我们要像你一样做一棵为群众、为干部、为组织工作挡风遮雨的“雨中之树”。

  李林森(王志飞饰) 一个人轻车简从赴任;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1日 19:28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