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我们向群众承诺——记陕西安塞侯沟门村党支部书记杨丰岐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大棚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长期种粮的侯沟门村人一时难以掌握,直接影响了收入。杨丰歧组织菜农到山东寿光三元朱村取经,并与其结成友好村,建立蔬菜技术长期合作关系,引进秸秆生物发酵、植物疫苗防治病虫害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村里大棚增产两成。他还以“支部组织、合作社运作、农民入股”的方式,建起仓储1000吨果蔬产品的气调库,增加了蔬菜、苹果的附加值。

  经过十几年发展,侯沟门村大棚从4棚增加到405棚,由于长期种植,近两年接连出现问题:棚体老化、土壤板结、病虫害增多……而农民靠大棚菜收入颇丰,不愿再投入改造大棚。杨丰歧动员36名党员带头改造旧棚。改造后,棚均收入提高2500元,达到9000元。眼见为实,村民们纷纷跟进,对所有大棚全部进行错位式改造,并安装了自动卷帘机,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村上开始对蔬菜大棚进行整体改造时,村干部一家一家入户动员,党支部还千方百计争取扶贫贷款5万元,帮助52户村民率先建起了新棚。利用原有大棚的材料,每个新棚农民只需投入5000元,每年就能增收3000元。当年,全村的黄瓜产量更高,品质更好,仅此一项就人均增收5200元。因为大棚黄瓜给力,村民去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300元。

  为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杨丰歧从深化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做起,建立“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村民”的服务网络,党支部选择有能力、觉悟高的6名党员作为中心户,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5—7名党员,当好党的政策宣传员、党建工作组织员、产业开发指导员、民事纠纷调解员、新农村建设示范员,再由党员分头联系全体村民。

  此项举措使党员的作用从自愿随意向制度约束转变,由零星分散向集中综合转变,由临时突击向长期坚持转变,实现了解决农村矛盾纠纷零时差、零距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源头上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为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村党支部整合村活动场所、卫生室及计划生育等服务设施,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服务中心里设有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农业科技信息站、侯沟门村网站,村民可以随时了解政策法规,学习致富技术,掌握市场动态。在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室,村民可以阅读党报党刊、科技书籍,查找需要的资料信息。村里新建了高标准的计划生育服务室和医疗卫生室,配备了卫生员,全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兑现承诺用行动

  “生产发展的领路人,生活富裕的实现人,乡风文明的带头人,村容整洁的引导人、,民主的践行人”……侯沟门村党支部创造并实现的党员承诺制,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几年过去了,在杨丰歧的带领下,村里党员对群众的承诺更多了。22名党员的承诺全部写在村口黑板报上。

  杨丰岐承诺:修通桃树洼和海眼塔的通村路;

  党员康海发承诺:用自己的技术帮助乡亲们种好大棚菜,带动乡亲们致富;

  党员樊明亮承诺:做好服务,帮助乡亲们销售蔬菜;

  党员张振民承诺:帮助贫困户韩忠贵一家脱贫致富……

  这些承诺如今都一一得到兑现。

  侯沟门村共有6个小组,其中桃树洼和海眼塔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成为农民致富的“瓶颈”。杨丰岐带着支部一帮人,从县上争取道路建设资金10万元,修通了这两个村的通村路,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55岁的前任书记樊明亮,发挥特长帮助村民销售蔬菜。2004年,他收购本村45吨黄瓜,拉到外地才发现价格比收购价还低。由于缺乏信息,一次赔了2万元。吃一堑长一智,回来后,他就办起蔬菜信息站,通过家里的电脑,向村民发布全国各地蔬菜销售信息,成了村里菜农的“新闻发言人”。最多时,每天他把7吨黄瓜销往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

  每到蔬菜销售旺季,就是樊明亮最忙碌的时候。天不亮,就有很多村民把黄瓜推到他家门前,等着外地客商拉走,因为这个门前市场,全村菜农足不出村就能卖掉蔬菜。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4日 10:2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马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