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百年奥运历程回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从63年前第一次申奥到7年前北京申奥成功 

  上个世纪70年代,刘鸿图问父亲:“中国什么时候能办奥运会?” 

  刘长春说:“现在办不了。”儿子追问:“还要多长时间?”父亲回答:“等到祖国富强的时候。” 

  据梁吉生介绍,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7日即召开常务理事会议,一致同意约请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中国举行,并委托张伯苓和王正廷负责向政府接洽。“中国篮球之父”、国际奥委会委员董守义草拟了《请求第十五届奥运会在中国举行案》并获得通过。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申奥,终因时局而不了了之。 

  1990年,86岁的邓小平在视察第11届北京亚运会主场馆时,问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伍绍祖等人:“你们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 

  1991年,北京成立奥申委,向国际奥委会递交2000年奥运会申请书。“开放的中国盼奥运。”一首流行的歌曲唱道。 

  1993年9月24日,蒙特卡洛传来消息,北京以两票之差落后悉尼。无数国人扼腕哭了。 

 北京申奥成功莫斯科现场,激动人心时刻。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从莫斯科传到中国,守在电视机前的刘鸿图兴奋地蹦了起来。他想到父亲,又哭了。父亲是多么期待中国的奥运会! 

  甘肃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杨建仁当时正在北京出差,对那个北京的不眠之夜至今记忆犹新:“北京赢了!”、“中国胜利啦!”奔走相告的人们高喊着,潮水般涌向长安街。天安门广场,人头攒动,水泄不通。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国旗和五环旗,更多的人则挥舞着衣服、报纸、手提包和各种玩具。首都一家报纸只印了4个大字“北京赢了”的《号外》,被欢腾的人群一抢而空。璀璨的华灯下,人们将一个头戴喜庆面具的小伙子一次次抛向空中,又一次次举过头顶…… 

  北京沸腾了!

百年圆梦,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

  7年后的北京和中国,更是今非昔比。 

  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的“北京经济发展战略及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海平介绍,7年来,北京经济社会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这样就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和残奥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07年,北京市经济总量已经比2001年翻一番,年平均增长12.4%,预计今年将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的水平已经从 2001年的3262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7654美元,预计今年将超过8000美元。财政收入已经从2001年的451.2亿元扩大到2007年的1492.6亿元,年均增长22%。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中国GDP为246619亿元,比2001年翻一番多;2007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53万亿美元,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外汇储备。 

  2008年5月,讲述刘长春故事的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在大连理工大学上映。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作为编剧十分感慨:“昨天中国运动员单枪匹马悲壮赴会,今天中国奥运军团士气豪壮在家门口参加奥运盛会,历史在这里见证了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 

  “回顾中国人提出并参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百年历史,”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说,“我们深深感悟到‘国运兴,体育兴’的道理。”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8日 15:21 来源:新华网 编辑:梁秀君 打印